尹林平(1908~1984),原名尹先嵩,曾用名尹利东、林平。江西省兴国县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只念过一年半书。11 岁起便开始参加劳动,挑起了生活的担子。
1926 年,大革命的风暴席卷赣南,1927 年春,尹林平加入了农民协会。1929 年1月,毛泽东、朱德在赣南建立革命根据地,尹林平曾当赤卫队队长。1930 年秋,正式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加反“围剿”斗争。年在火线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1931 军班长、排长、副连长、副大队长、副团长、团长,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委员兼军委书记,支队长等职。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福建坚持斗争。不久,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尹林平发起组织了中共厦门临时工作委员会,担任书记,领导厦门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1936 年11 月,到香港向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汇报工作后,回到福建在闽南特委工作。1937年7月,调到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工作,担任临工委委员。同年10 月,南临委改组为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张文彬任书记,尹林平任武装部长兼外县工委书记。1938 年4月,南工委撤销,成立中共广东省委,张文彬任书记,尹林平任省委常委兼军事委员会书记。同年6 月,他同省委组织部长李大林在广州召开外围几个县党的军事工作会议,研究如何建立和掌握民众抗日武装问题,要求共产党员积极参加军事工作,努力学习军事,准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8 年11 月,成立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尹林平任书记,领导东
江各县的党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0 年7 月,广东省委决定成立东江前方特别委员会,尹林平兼任书记,还兼任曾生、王作尧两部队的政治委员。1941 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根据中共中央和南方局的指示,配合廖承志把800 多位著名的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和国际友人,从香港秘密转移到内地安全区。这一抢救行动的成功,不仅受到党中央来电表扬,而且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赞扬。
1942 年2 月,粤南省委撤销,成立广东军政委员会,统一对东江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领导,尹林平任书记。同时,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改称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梁鸿钧任总队长,尹林平任政治委员。1943 年1 月,按照党中央的指导,成立中共广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由尹林平任书记,负责广东党组织的全面工作和部队工作。1943 年底,东江纵队成立,曾生任司令员,尹林平任政治委员。1944 年8 月,尹林平在大鹏半岛的土洋村主持召开了广东省临委和军政委员会联席会议,决定全面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和全面恢复各地党组织活动。1945 年夏,尹林平在罗浮山主持召开了省临委干部扩大会议,在会上传达了中共“七大”精神,总结部署工作。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撤销省临委和军政委员会,成立中共广东区党委,尹林平任书记。1946 年1 月,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第八小组到广东工作。尹林平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举行了数次中外记者招待会,揭露国民党阻挠军调谈判,企图消灭华南抗日武装的阴谋。
1946 年夏,全面内战爆发后,根据中央的指示,尹林平和方方作出在广东全省范围内恢复武装斗争的决定。1947 年春,成立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方方任书记,尹林平任副书记,领导广东、广西、港澳以及闽、赣、湘、滇等省的党组织,尹林平主要负责武装斗争的工作。1948 年底,成立中共粤赣湘边临时区党委,尹林平为书记,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9 年初,香港分局改为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尹林平仍为副书记。同年9 月,华南分局在赣州召开扩大会议,组成以叶剑英为首的新领导班子,尹林平为分局委员。会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广东战役。
广州解放后,尹林平历任广东省支前司令部司令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东军区副政委,广州市军管会委员,华南军区、中南军区党委委员兼干部部副部长,中南军区公安部队兼广东军区第二政委等职,同时还担任中共华南分局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交通厅长等党政职务。年月到“文化大革命”前,尹林平一直在中共1956 6 广东省委工作,历任省委常委、候补书记、书记、书记处书记和广东省副省长等职,曾主管广东省的农业和公、检、法系统的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被监禁6 年之久。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恢复了工作,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省政协副主席、主席等职。建国以来,他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第五届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一、二、三、五届省人大代表。1982 年9 月,尹林平出席了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4 年9 月8 日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