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州人物 > 廉政人物

谏诤封驳仍亢直——(明)陈谔

来源: 日期:2017-10-10

谏诤封驳仍亢直——(明)陈谔

 

名言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土一封!

                   ——陈谔

 

简介

陈谔(13761444),字克忠,明代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明代永乐年间,由地方推荐到太学读书,永乐八年(1410年)被任命为刑科给事中,后历任顺天府尹、湖广按察使、海盐知县、荆王朱瞻堈长史、镇江同知等职。陈谔秉性刚直,廉洁奉公,是明代著名言官,其主要事迹载于《明史》《广州人物传》等。

 

事略

天性耿直  弹劾无避

 

陈谔,出生于明初的广东番禺。永乐年间,以乡举进入太学,授刑科给事中,由此步入仕途。

陈谔为人刚正不阿,是明代著名言官,《明史》载其“遇事刚果,弹劾无所避”。每次上奏,他“声响甚大”,使“听者悚然”,皇帝下令饿其数日,却仍能大声如初。永乐皇帝感叹陈谔是天性使然,每次见到他时,总亲切地称呼他为“大声秀才”。直至明仁宗(永乐帝之子)洪熙年间,仁宗还称呼陈谔为“大声官人”,且认为“此人宜为辅导,使人得易闻过”。

当然,言官难当之处在于“忠言逆耳”,难免会触犯天威,陈谔自然也不例外。一次,陈谔因“言事忤旨”,上奏言事与皇帝旨意相违背,皇帝大怒,下令将陈谔带到奉天门“活埋”,将其身子埋入土中,仅让他露出脑袋,以示惩戒。陈谔灵机一动,故意对左右负责掩埋的人说:“今晚我就要被大瓮害惨了。”左右不明所以,忙问其故。陈谔借机说,朝廷埋人入土的这种刑罚要用大瓮将人装起来,人才死得快。左右信以为真,果真搬来大瓮,将其身子装入其中,这样,陈谔的身体才得以舒展。七天之后,皇帝气消了,见陈谔未死,以为是天意,遂将其释放并官复原职。

陈谔并未因此次的处罚而吸取“教训”,其后在陈谔与其他同袍一起联名上奏议事的过程中,又一次触怒了永乐皇帝。皇帝下令,凡联名上奏者,均被暂时停职,被罚去修葺象房,以观后效。同袍们大多花钱雇人来完成任务,而陈谔为官两袖清风,家无余财,只能靠自己的双手老老实实地干活。一天,皇帝前往象房观象,看见有一人正在修葺象房,询问左右后,才记起此人正是前些日子被自己停职的陈谔。皇帝顾念其憨厚老实,赞赏他刚正廉洁,又再一次让他官复原职。此后,陈谔不但没有“收敛”自己直谏敢言的作风,反而更加积极地指陈官员的得失,弹劾失职的官员,向皇帝提出可行的建议,一时之间,朝纲得到了整肃,皇帝对他更加信任。

 

执政为民  尽职佐藩

 

永乐十一年(1413年),陈谔由云南奉诏回京。从永乐十一年(1413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陈谔先后辗转任职于通政使司、应天府(今南京)、刑部、鸿胪寺以及工部,在四年时间里,都是担任代理职务。每到一处任职,陈谔均可做到张弛有度、刚柔并济,处事总能抓住要领,有所建树,将千头万绪的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特别是在署理工部事务时,他的政绩官声犹胜于前。永乐十六年(1418年),陈谔被正式任命为北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即顺天府尹。北京城乃天子脚下,达官显贵多居于此,治理难度可想而知。陈谔任职顺天府尹,政事清明,将京城治理得有条不紊,史书称陈谔有“汉张、赵之风”。张、赵分别指在汉宣帝年间担任过京兆尹(相当于京城的行政长官)的张敞以及赵广汉,长安城在他们两人的治理下,井然有序,市无偷盗,百姓安居乐业。一次,陈谔在京巡视时,不慎冲撞了皇太子的仪仗。皇太子将此事上奏永乐帝,永乐帝说,“陈府尹是我父母官”,并未因为陈谔冲撞太子仪仗而怪罪。“父母官”是百姓对那些任职期间为民办实事官员的称呼,皇帝以此称陈谔,实质上是对陈谔施政的肯定和赞许。

永乐十七年(1419年),陈谔出任湖广按察使,在其任职的三年期间,湖广地区很少出现冤狱。陈谔还运用自己在署理工部事务时积累的经验,将前任官员未能完成的工程重新规划,做到“民不劳而事集”,没有让工程建设成为百姓的负担。在他即将离任湖广按察使时,吏部侍郎师逵奉命来到湖广处理事务,挽留陈谔担任督军。陈谔恪守军纪,治军严明,下令军队在地方驻扎时,不可扰民以及趁机欺压百姓,严令“扰民者斩”,当地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事毕,改任江西按察使,不久因故被停职,后又因得罪宗室亲王,被贬为浙江海盐县知县。

明仁宗即位后,欲为地方藩王挑选一位佐官。朝臣们认为陈谔“重厚老成,才能兼备”,推荐其出任该职。仁宗皇帝也认为这位“大声官人”能使人容易发现自身的不足以及过失,“宜为辅导”,是藩王佐官的不二人选,遂令陈谔出任荆王长史。陈谔在担任荆王长史时为荆王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建议,史书记载这些建议对藩王皆“匡救多所裨益”。由于陈谔恪尽职守,得到了仁宗皇帝的嘉奖。

 

拒贿惩贪  治理镇江

 

宣德三年(1428年),陈谔的母亲去世,陈谔回乡丁忧。家乡的老百姓平素就听闻陈谔公正廉明,于是那些含冤受屈的老百姓都向陈谔伸冤,陈谔一一施以援手,尽其所能为含冤的老百姓伸冤平反。当时,有一位名为阮巨的宦官来粤地向百姓索要虎豹,陈谔假意与他饮酒作乐,在觥筹交错之间,从阮巨的住处取出一张虎皮。第二天,陈谔以此为证据草拟一封奏折,准备奏报朝廷,弹劾阮巨挪用公款。阮巨得知后,大惊失色,忙设宴招待陈谔。酒过三巡,陈谔问阮巨:“有传言说你净身(指阉割)得不干净,最近还纳了小妾,传言可是真的?”阮巨心中有鬼,欲用钱财收买陈谔,故带着陈谔进了内室。内室中摆满了许多瓶瓶罐罐,陈谔知道里面肯定装有阮巨大量搜刮来的民脂民膏,但还是故意问道:“其中为何物?”阮巨回答道:“瓶罐中装的是美酒。”阮巨想从中取出一些金银贿赂收买陈谔。没想到,陈谔听了他的回答后,笑着说:“我今天来就是为了喝酒的。”说完立即派人将内室中的瓶罐搬走。阮巨大为惊恐,百般哀求,陈谔核算数目后,将其中的一半取走,上交朝廷。阮巨不得不自认倒霉,离开了广东,粤人对此拍手称赞,引为一时笑谈。

丁忧结束后,陈谔复职担任荆王长史,因与荆王不睦,转而出任镇江府同知。适逢户部侍郎周忱奉命在淮河一带督治河漕,陈谔被指派负责修葺河岸堤坝的工作。陈谔根据当地的山川地势,因地制宜,将镇江一带的庙宇、斋堂、学校等皆修葺一新。任期未满,陈谔以年老乞归,镇江百姓感念陈谔为镇江建设作出的贡献,多加挽留。后来,陈谔又多次向朝廷申请致仕,终获允准。归乡两年后,六十八岁的陈谔于正统九年(1444年)病逝,葬于番禺永泰乡白云山栎木坑。

陈谔一生以直言敢谏著称,这种直言敢谏的性格为其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不少“麻烦”,致使其仕途多有起落,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改变初心。皇帝对其可以说是“既爱又恨”,但始终欣赏其刚正耿直的性格。在陈谔出任荆王长史期间,因其不负皇帝重托,驳正了荆王的许多不足,皇帝对他深表赞赏,并赐予其“忠良鲠直”,以彰其功。与他曾同朝为官,官至南京右副都御使的朱与言在为陈谔撰写墓志铭时,回忆起陈谔一生耿直不阿、廉洁奉公的人格品质,亦不禁发出“顾世之才德节操有如公者能几何人哉”的感叹。明末人谈迁曾引用他人的话评价陈谔说:“陈公之鲠直,九死不移,宜其简在帝心,徒以执政不悦而竟不果召。惜哉!”

 

参考文献

[1] (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 (明)郭棐撰;黄国声,邓贵忠点校:《粤大记》,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

[3] (明)黄佐著;陈宪猷疏注、点校:《广州人物传》,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4] (清)同治《番禺县志》卷三十七。

[5] (明)徐纮:《明名臣琬琰录》卷二十四。

 

摘自《清风峻节——广州历史人物廉洁事略》(广州市纪委监察局和广州大学历史系编)

 

《清风峻节——广州历史人物廉洁事略》是由广州市纪委监察局牵头,联合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和各区纪委监察局,开展广州市廉洁历史文化的普查工作,在全面搜集整理普查资料的基础上,以广州市纪委监察局、广州大学历史系为主体编撰而成。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gzsdfz.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020-83501579(信息资料处)

地址:广州市下塘西路447号 邮政编码:510091 电子邮箱:gzsdfz@gz.gov.cn

ICP备案号:粤ICP备09204806号-1 网站标识码:4401000003

广东广州

自2017年来您是本站第21292位访问者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