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广州花都皮革皮具市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于去年3月6日启动。
满载集装箱的卡车缓缓驶出了花都车检场,市场采购出口货物从广州走向了全世界,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
去年3月6日,国家级广州花都皮革皮具市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正式启动,广州花都成为了华南唯一试点区域。经过一年的市区联动,试点已经成为了广州市规模最大的外贸新业态,是全市和全省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广州也成为全国市场采购贸易第二大试点城市。
据预测,试点一年来广州市场采购出口将超过135亿美元,以小商品为特征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将和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并列成为全市出口的“三驾马车”。
出口规模迅猛增长
广州成为全省小商品出口主要基地
据广州市商务委介绍,试点启动后,吸引了大量采购商、外贸代理商、供货商等经营主体参与市场采购贸易出口业务,出口额迅猛增长。截至2017年底,广州共完成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91亿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10.7%。按目前的发展趋势,预计试点一年来广州市场采购出口将超过135亿美元。以小商品为特征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将和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并列成为全市出口的“三驾马车”。
据统计,截至2018年3月6日,已在市场采购联网信息平台上,完成备案商户3900家;备案外贸代理商729家,其中外贸企业475家,报关企业356家,报检公司298家,货代企业452家;报关备案商品信息超过260万条;开展报关出口39.2万票;出口国家和地区超过200个。
出口的小商品主要包括服装及衣着附件、家具寝具及类似制品、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鞋靴护腿及类似品、塑料及其制品。出口额前五位国家分别为尼日利亚、印度、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英国。
创新监管模式
构建全国领先的综合服务体系
为提升市场采购贸易便利化水平,广州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关、检、税、汇联合,突破现有政策,在综合服务和物流通关方面形成了具有广州特色的市场采购政策体系。
花都区建设了国际贸易综合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商务、海关、检验检疫、国税等部门进驻办公,为市场采购贸易各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避免了各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广州海关创新通关模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互联互通”通关模式,基本实现广州关区内的通关一体化,并与黄埔海关、拱北海关等探索开展跨关区一体化通关模式合作,减少非必要转关环节。外汇管理部门简化了个人贸易项下办理结汇的单证要求,允许个体工商户在银行开立个人外汇结算账户,凭合同及物流单据在银行办理结汇。税务部门对市场经营户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实行增值税免税等优惠政策。
据了解,广州市联合海关、检验检疫局、税务、外汇管理和花都区等部门,先后出台《广州市市场采购贸易综合管理办法》、《广州市市场采购贸易经营者管理办法》、《关于公布广州花都皮革皮具市场市场集聚区范围的通知》等近20个政策文件,构建了市场采购政策体系,从制度上确保“风险可控、源头可溯、责任可究”。
为规范市场采购贸易商品出口秩序,广州还建立了市场采购出口商品价格监管机制,出台《广州市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商品价格监管机制的工作方案》,建立“市场引导、管理部门监控、查验部门执法、税汇事后反馈、分类管理”的五级价格管理机制,并在市场采购联网信息平台开发建设“价格监测”模块,对市场采购出口商品价格进行实时监测,发现价格异常及时向企业发布预警信息。
■声音
广州市商务委:
培育市场采购贸易产业链
打造外贸发展新高地
广州市商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场采购作为一种外贸新业态,一年来的发展证明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发展潜力巨大,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创新力度和培育力度,确保这一外贸新业态的健康快速发展。
首先是要统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从体制机制、软硬件建设、规范发展等发面,做好广州市场采购贸易发展的长远规划。其次,充分发挥花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及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叠加效应,利用市场采购贸易试点集聚资源,调动各类企业积极性,培育市场采购贸易产业链,打造外贸发展新高地。
“下一步,创新市场采购贸易的政策体系。加大政策研究力度,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争取形成更多政策创新,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同时,优化提升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为各部门提升监管效率提供支撑,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服务。”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