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千年商都 > 商贸寻踪

洋务运动与广州经济(1865~1894年)之广州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继昌隆缫丝厂

来源: 日期:2017-02-23

鸦片战争前,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虽然打断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加速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客观上为广州地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从全国的情况看,一般是先出现洋务企业,然后才出现民族工业。而广州地区的民族工业与洋务企业却差不多同时出现,而且后者比前者更晚一些。所以,广州地区就成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最早诞生地。

19世纪70年代,广州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陆续出现,计有:缫丝、造纸、火柴、电灯、机械制造等工业企业。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企业━━继昌隆机器缫丝厂诞生。创办人是陈启沅。

陈启沅(18341903),字芷馨,南海县西樵乡简村人,早年在家乡当塾师,1854年起到南海经商。他在暹罗(今泰国)看到当地用法国机器缫丝,产品精良,深受启迪,决心回乡创办机器缫丝厂。1872年他返回家乡南海简村,在简村豫坊创设缫丝厂。当时,他的哥哥陈启枢投资白银7000余两。他把一半用于建厂和购买机器,另一半用于收购蚕茧和支付工人的工资,自任工厂司理,采用资本主义企业管理方式。最初,招收女工300人,简村人占一半,其余的一半向附近村庄招雇。女工早出晚归,实行计件工资。又雇用年老妇女30多人,专为工人做午饭,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在本厂工作。由于该厂出丝精美,行销欧美,获利丰厚,于是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女工也增至600700(注:徐蒋缘等著:《简明广东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8月版,第512页。)。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到了1884年改名世昌纶缫丝厂,改用缫丝小机,由小生产者领料回家生产。

继昌隆缫丝厂创设后,由于经营得法,成效渐著,群相仿效。“三年间,跟其后而学者约千人”(注:陈启沅:《蚕桑谱》,十八甫和堂药局藏版,1877年版,“序”,第2页。)。两年后(1874年),广州附近增设机器缫丝厂 4家;10年后(1882年),发展到11家;至1910年前后,“全省缫丝均用机器,多至百数家,妇女之佣是营生者,十数万人”(注:枉坫等:《宣统南海县志》卷二十一,第46页。);广州地区便成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缫丝业的中心。

继昌隆缫丝厂的成功经验主要有4方面:一、利用原料产地设厂,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包括本地蚕茧和本地充裕而廉价的劳动力);二、引进国外先进的机器设备,注重产品质量,达到丝色稳定、粗细均匀、挑净丝皮、提高效率的目的;三、引进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制度,上下班以鸣笛为号,设立全勤奖和超产奖,以刺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四、身为司理的陈启沅及出资的哥哥陈启枢均为华侨,资本较雄厚,见多识广,做到丝厂、丝庄产销一条龙,不仅可减少中间盘剥,而且能及时掌握国际市场上的信息,使产品始终适销对路(注:徐蒋缘等著:《简明广东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8月版,第513514页。)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gzsdfz.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020-83501579(信息资料处)

地址:广州市下塘西路447号 邮政编码:510091 电子邮箱:gzsdfz@gz.gov.cn

ICP备案号:粤ICP备09204806号-1 网站标识码:4401000003

广东广州

自2017年来您是本站第21292位访问者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