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情专题 > 平安习俗

【赛龙舟】(二)——赛龙夺锦 和谐社区建设的缩影

来源: 日期:2017-01-22

每逢端午节,广府族群水乡各村社的村民们认真地进行着仪式化的集会,相信龙舟不仅是竞赛的文化载体,更是村落图腾。每条龙舟都有自己的名字,自己独特的龙头造型。传统中从“起龙仪式”“修船采青”“邀请宗亲”到“赛龙夺锦”“趁景狂欢”“藏龙散龙”的一系列过程就是村落社区之间探亲互访、友好交流的“外交盛会”——这是广府独有的社区平安习俗遗存。

赛龙舟的起源

据现存文献资料记载,广府地区龙舟竞渡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据《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注:(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二是据《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皆然,而南郡尤甚。” 三是来自广府人对水神、龙神的信仰。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应枫认为,广府民间的“扒龙舟”习俗更多的是向水神、龙神致敬,最初是借以祈祷风调雨顺,在发展中逐渐变成了村落凝聚力和综合实力的展示、村落之间亲族关系的维护、一年中最重要的公众节日集会和属于男性的狂欢节。广州大学曾大兴教授也认为:“广州人划龙舟,全然没有纪念屈原之意”,并写竹枝词《端午龙舟》一首,以记此间风俗:“鼍鼓惊天笑语稠,满村歌仔赛龙舟。但知比赛为夺锦,哪解沉江屈子忧?”上述两位专家认为:广州“扒龙舟”与屈原无关。广州天河区车陂村苏进泉先生说:“春节是属于家庭的节日,是‘小家’的节日,端午龙舟节则是属于村落的节日,是‘大家’的节日。”广州的龙船饼、龙船帖、龙船饭、招景、趁景等一切细节,体现的都是“兄弟(带有血亲姻亲表亲等关系的村落之间)礼数的事情”。(注:引自《广州龙船景:亲水文化的民间集会》,《信息时报》201163日。) 其实,在这种朴素的宗族荣誉意识的支持下,龙舟节体现的是农耕社会人与人的亲近,是友好的来往,以礼仪为前提下的竞争。笔者认为,第三种说法更符合实际。广府自古偏安一隅,民间以龙的传人自喻,龙舟竞渡最初只是水乡村落社区之间的趁景狂欢活动。无疑,随着中原大迁徙新“广府人”的加入,逐渐受荆楚文化的影响,而使得广府族群端午节“赛龙舟”的场面更加恢宏,赛制更加完善。

在古代,龙舟竞渡不仅受到大众的喜爱,就连一国的至尊——皇帝,也不愿意错过这个盛事。《旧唐书》就载有唐穆宗、唐敬宗均有“观竞渡”之事。北宋皇帝有在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的习惯,其中除有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外,还有长达130多米的大龙舟。除大龙舟外,其他船列队布阵,争标竞渡,以为娱乐。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的《金明池夺标图》,就描绘了这样的场景。南宋时,广府民间已有大型的龙舟竞渡,明清到民国年间,端午节赛龙舟活动更为普遍。192766日的《民国日报》刊载的《广府端午风俗歌》对广府端午的传统风俗进行了描述:“初五日,是端阳,朱砂黄纸写符章。香包挂在襟头上,绸裤纱衫好在行。睇见龙船长十丈,锦标罗伞甚辉煌。鼓声震动冲波浪,水色娇娇艇内装。紫洞船头绷布帐,游河公子坐船舱。渡头挤拥人来往,热闹奢华又一场。”从中可见,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年端午节前后,以村社为单位的龙舟赛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扒龙舟与崇龙

端午前后龙舟竞渡是珠江三角洲广府族群一个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有一整套仪式。主要分起龙、采青、赛龙、藏龙和散龙等步骤。

起龙俗话说“四月八,龙船随海滑”。 (注:20世纪30年代后,逐渐改为农历五月初一才起出龙船。)意思是农历四月初八,要把深埋涌底或池塘里的龙船挖起、洗净、风干。挖龙船之后就要择好吉日起龙,即将船头船尾披红挂彩,擂鼓放鞭炮,请忿咒语,洒上净水,将龙船下水。屈大均《广东新语·事语》中云:“四月八日浴佛,采面荭榔(注:荭榔(hóng láng),在水边长的野生芋头。),捣百花叶为饼。是日江上陈龙舟,日出水龙,潮田始作。”讲的就是这件事。广府有句顺口溜:“初一龙船起,初二龙船忍,初三初四游各地,初五龙船比,初七初八黄竹岐,初九初十龙船打崩鼻。”初五是赛龙船的高潮,得胜者可获赏全只烧猪与银元,初八广州郊区各乡龙船多集中到佛山黄竹岐(今佛山市南海区黄岐镇)进行表演比赛,因那时黄竹岐地方有一座龙母庙,初八为龙母诞。

采青沉睡了一年的龙船,修补好后即整装待发,等到端午节期间就可大显威风。但经过一年沉睡,“睡龙”难免有点头昏脑涨,这时候便需要办个仪式使龙船神清气爽,这个仪式便是采青了。事前在花盆里种下禾苗,采青时一盆盆放在河涌边的大树下,旁边燃香祷告,龙舟扒到此处时,把一盆禾苗放船头,一盆放在船尾。它寓意社区五谷丰登,生机盎然。龙船采青之后爆竹声就开始响起,锣鼓喧天。由两名较大的孩子站在龙舟首尾两端,保护木雕彩绘的龙头龙尾,同时挥旗指挥方向。大人在龙舟正中捶鼓,孩子们根据鼓点节奏来扒船。两头的旗手也随着节奏上下使劲,让龙舟“摇头摆尾”跳跃式前进。仪式后就可以扒龙舟了,同时也标志着这年的龙舟节正式开始了。

赛龙南国水乡,水网纵横。每年端午前后,赛龙夺锦,十分热闹,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是其他地方所罕见的。划龙舟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划龙舟,叫做“趁景”。只表演技巧,不排名次,轮流在各乡举行,从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几乎天天有“景”。另一种形式是斗龙舟,比赛夺标,又叫“斗标”。

珠江三角洲最负盛名的龙舟景,以增城县(今增城市)新塘景最有特色。新塘地处东江和珠江汇合处,江面宽阔,是表演龙舟景的理想场所,每年都有不少龙舟从各地赶来“应景”。各乡龙舟景的日期和地点,是历史上沿袭下来的。龙舟“趁景”这一天,村前门楼披红挂绿,沿江两岸彩旗飞扬,扣人心弦的锣鼓声到处可闻。家庭主妇们,几天前就开始包粽蒸糕,准备迎候客人。是日一早,青年们就穿上色彩鲜艳的背心,腰扎红绸彩带,裸露着古铜色的皮肤,到江边去把龙舟鼓敲得咚咚响。姑娘们和小孩子也都穿上新衣,到沿河两岸集中。只见一条条龙舟从四面八方汇拢来,船上飘着绣有村寨名称的旗帜,在指挥部报到后,便在江面上自由划行,表演各种技艺,这叫“趁景”。这时江面上除了龙舟之外,还有不少小艇来往穿梭,有卖汽水、雪糕、香蕉、粽子的,也有给大龙舟“犒标”的。凡外村嫁来的妇女,看到娘家村寨的龙舟时,就和丈夫、小孩一起,带着鞭炮、香烟、汽水、糖果、饼食等,划只小艇,到大龙舟去慰问娘家亲友。他们靠近大龙舟后,送上礼物,祝愿娘家的龙舟夺得锦标,叫做“犒标”。接受“犒标”越多,那条龙舟就越吉利,越光彩。

“趁景”(表演)结束后,各村的龙舟开始“斗标”。部分乡镇斗标的规程相当复杂,一连赛上好几天,才能排出名次;而一些乡镇则比较简单,即将所有参加比赛的龙舟集中于一处,只听号令一声响,千桡竞发,百舸争流,桡手们手起桨落,龙舟就像箭一样飞驰而去,有时几乎腾高水面。两岸人山人海,呐喊助威,鼓声、喊声、鞭炮声,汇成了一曲赛龙夺锦的“交响乐”。较大规模的龙舟比赛,大多采用后者“斗标”方式。获得头标的奖品,有“金猪”(即烧猪)一头、烟酒饼干等,拿回村中饮宴,庆祝一番。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gzsdfz.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020-83501579(信息资料处)

地址:广州市下塘西路447号 邮政编码:510091 电子邮箱:gzsdfz@gz.gov.cn

ICP备案号:粤ICP备09204806号-1 网站标识码:4401000003

广东广州

自2017年来您是本站第21292位访问者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