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天地神位】(二)——门口土地神 福泽下民
门口土地神,顾名思义,就是管理阳宅平安的土地神,门口土地神的神职是专门保佑家宅主人出入平安的。按管辖的范围和职责的不同,门口土地神有别于阴宅风水穴的土地神,以及一个社区(村庄)共同供奉的土地神(社稷神)。
门口土地神的设立
广府民间不少人家都供奉门口土地神。其神位一般设置在大门外(进门)的右下方,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神位上贴上“门口土地神”的条幅作标识。
◆城市家居门口土地财神位
广府人对门口土地神的神位设立与拜别是很讲究的。安放门口土地神的步骤:一是择吉日,以期得天时、地利、人和。二是安放土地牌,土地牌一般是写上“门口土地财神”;如果环境不许可的话,可贴一张写上“门口土地财神”的红纸亦可。三是用柚叶或溪钱擦拭土地牌以作开光。四是安置一个香炉于土地牌前,香炉须以瓷器制品为宜。五是敬贡品。贡品包括三牲(即鸡、烧肉、及鱼或鸭)、生果(通常是橙和苹果)、1杯酒及1杯茶或水(先敬酒、后敬茶)。六是烧衣纸。衣纸包括:圆贵人、长贵人、银纸、溪钱、金宝、银宝、土地衣、长寿香(3支)。“门口土地神”神位安放完毕后,以后须每日上香3支,以示敬意。
若因搬家而请走“土地神”,也必须准备1份土地衣纸,点香3支,蜡烛1对,禀明土地不能供奉的原因,再化宝,待香烛衣纸烧完后,用红纸包好土地牌位,然后弃置在一般的垃圾桶便可。
门口土地神的拜祭
对门口土地神的拜祭是因人而异的。一般人家会在播种和收成的时候拜土地,叫“春祈”和“秋报”(即农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农历八月十五土地公得道升天日拜祭)。部分人家每天早晚清香一炷,奉茶三盏;每逢初一、十五,则以三牲酒礼祀祭。在广府民间,除了将土地公视为地神之外,也视之为财神与福神,因为民间相信“有土才有财”的观念,因此土地公就被商家奉为守护神。据说他还能使五谷丰收并能镇鬼神,因此,很多人就把土地公迎进家里祭拜。一般家庭的厅堂五神中必有供奉土地公,家中没有供奉土地公的,也在每月的初二、十六,在家门前设香案、烛台、供品祭拜。不过一般农家则是以每月的朔、望两天,也就是初一和十五祭拜土地公。门口土地财神是在门口外面的,而五方五土龙神,前后地主财神是地主,应供奉在家中,两者既不混乱,也不会一起供奉。
古人奉祭口门土地神蕴含的平安理念
从古到今,广府城厢大街小巷,无论大街店铺,还是小巷人家,不少家门口都设有土地神位,小小的一块神位写着“门口土地财神”,镶嵌在门旁的墙壁上,前边放个小香炉,插上几炷香,土地爷爷就安居其处了,同时其上方还设有“天官赐福”神位。“门口土地神”和供奉着土地神的小神龛几乎随屋、随街可见,门口土地神在广府人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为什么广府人信仰门口土地神的习俗会世代流传?它又蕴含哪些平安理念?
第一,供奉门口土地神体现着人们对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向往。广府人以虔诚之心供奉门口土地神,其目的之一就是祈求土地公保佑主人家能在此地安居乐业,合家平安。适者生存,是地球上所有动植物的自然法则。在农耕社会人们为了求得生存,只有依赖大自然的“恩赐”。从原始人类在山洞、土穴内随遇而安,有巢氏的筑巢群居,到封建社会的木结构和砖瓦结构民居。在先民们心里永远深深的印刻着对“安居”的祈盼与向往。因此,安居乐业,韵味悠然。古人曰:“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皆归心于我矣。” (注:引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 可见,安居乐业对于一个族群繁衍的重要性。在广府地区,土地公是与人民福祉相关的地方保护神。虽说“土地公”只是神话中一个被神化的小人物,但与人们日常最基本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它客观上给人们精神依偎,由此人们对“土地公的保佑”寄予厚望。
第二,供奉门口土地神体现着人们对家宅平安的祈盼。每家每户门口供奉的土地神虽也有掌管一方土地神的职责,但作为一户人家专供的土地神,其最主要的神职是驱赶邪气,确保家宅的平安。据文锦堂居士认为,广府人的理解,门口土地神就相当于现今一栋大厦的管理处。大厦的管理处,并不是禁止大厦外的任何人进入的,而是通过登记筛选出不危害大厦居民安全的人,准许他们进入。与此相似的,门口土地神,也并不是对想要进入屋子里的所有东西一概而论,全部禁行的,而是要经过选择。对于屋子居住者的祖先等放行进入,一些对房子居住者没有危害的也可让其通过,但是一些恶灵或与屋子居住者相冲或有安全危害的脏东西就会毫不留情地挡在门外,从而起到镇家宅、保平安的作用。
第三,供奉门口土地神体现着人们对财源广进、招财进宝的祈求。经济安全是家庭平安的基础。广府人是多神信仰的族群,他们除了敬奉自己的祖先外,还比较信奉财神,这与广府人的重商务实品格有关。他们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海外贸易的便利条件,期望各业兴旺及自由贸易能够带来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他们坚信财神能为所有生产者和自由贸易消除那些通常导致经济对抗的因素。关公在中国北方是镇守一方平安的守护神,但到了广府地区以后,就给他赋予了新的“职责”——成为了财神爷。民间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计算,发明“日清簿”,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又为商家和习武人士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武财神。“门口土地财神”就是寓意关公既担当看守家宅的平安神,又兼任为主人家招财进宝的武财神。
【立“门官”神位与贴“门神”】(一)——大门 抵御外来侵扰卫护内部安全
《释名》:“门,们也。为人所们幕也,障卫也。户,护也。所以谨护闭塞也。”(注:《释名》是汉末刘熙编纂的一部训解词义的著作。) 门户是墙体的破口,自然成为大家注目的焦点,免不了也会成为邪恶势力的危害通道。所以,门户是一种安全设施,是家园防卫的重点部位。表明大门具有抵御外界入侵、卫护内部隐蔽作用的名句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如后汉李尤《门铭》中说:“门之设张,为宅炭会,纳善闭邪,击柝防害。”再如《周易·系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羌取诸豫。”大意是说,设置多重门户,敲击木梆巡更,以防盗贼入侵,用声音防盗犹如《豫》封。大门所应有的防御功能,使它的性格表现出具有明显的刚毅性。
灵兽
古代公卿大夫府邸门前,大多都有一左一右两只石狮子把守,称为灵兽。两只狮子一雌一雄,雄狮脚下踩着一只绣球,雌狮身下依偎着一只幼狮,皆庄严威武。现代建筑中也常见用石狮子装点大门的,只不过狮子的造型已经不如古时那般复杂,有时仅仅是一模一样的两只狮子一左一右的摆放。门前灵兽被奉为“中国人的守护神”。据传说,灵兽是防灾辟邪镇宅宝物。它具有避邪纳吉、预卜自然灾害等功能。
◆古代达官贵人府邸门前的石狮子
追溯最早的门上辟邪灵兽是老虎。古人认为:“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嗜食鬼魅。”早在周朝人们就将老虎画在门上,来驱除邪魔。而那时,中国并没有狮子,狮子是汉代以后才由国外传入中国的动物,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据记载,中国的第一头狮子是东汉章帝元和元年(84年)由安息国(注:安息国也称帕提亚帝国,帕提亚帝国是伊朗古代奴隶制王国。建于公元前247年,面积为229万平方公里,开国君主为阿尔撒息,226年被波斯萨珊王朝代替。使臣运送而来的。后来,由于佛教传入中国,老虎百兽之长的地位最终由狮子代替。)狮子在佛教当中很有地位,常被用来比喻最有威望的人。譬如,释迦牟尼就被称为“人中之狮”。凡是佛坐过的地方,都称为“狮子座”。宣扬佛法的声音,也常被比喻为“狮子声”。晚唐诗僧齐己(注:齐己(863—937),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塔祖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曾留下了“白发老僧听,金毛狮子声;同流有谁共,别著国风清”的著名诗篇。随着佛教的盛行,狮子逐渐成了常见的雕刻题材。不但在寺院里雕刻狮子用以护法,朝廷官员的府邸门前也多雕刻石狮。两只石狮一般是一雌一雄,按照中国古代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以人从里向外走出的方向为参照,一左一右摆放。唐宋时期,石狮的造型并不固定,狮子或坐或蹲。到了明清时代,狮子的造型便基本固定,都是蹲坐在石座上,头上布满卷鬃。而且,狮子头上的卷鬃也是很有讲究的,卷圈最多为13圈(至尊,皇宫专用),从一品官往下递减,少一级就少一圈,从七品以下官阶的文武官员及普通百姓(包括望族、富商)家居门前都是不能安坐雕刻石狮的,否则视为欺君之罪。由此可见,狮子既是一种信仰的象征,又是一种权利与等级的文化符号。
门钉
◆大门上的门钉
门钉是中国古建筑大门上的一种特有装饰物。摸摸门钉,有病者祛病,无子孝得子,这种习俗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均有所记述。明代沈榜(注:沈榜,湖广临湘(湖南省长沙市)人,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在任期间留心时事,搜寻掌故,根据署中档案材料编著了《宛署杂记》。)《宛署杂记》称:“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祈免灾咎……暗中举手模城门钉,一摸中者,以为吉兆。”这虽然是来自北方的模门钉习俗,但广府人对“摸门钉”的文化认同也是一致的。它蕴含的平安理念:一是寓意主人家开枝散叶、人丁兴旺。广州话“钉”与“丁”近音,“门”与“满”又是近音,取“门钉”以“满丁”之意,以此来祈盼家族人丁兴旺。二是寓意世代“举孝廉”(注:举孝廉,这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尊孝道”。门钉是权贵的象征。大门上的门钉全分等级。皇宫城门上的门钉,每扇门9排,1排9个(注:在古代,“九”是最大的阳数,象“天”,所以,皇宫的门钉寓意“长长久久”。),共81个;王府的门钉是63个;公侯府邸的门钉是49个;普通官员府邸的门钉25个;只要不是官员的府邸(哪怕是多富有财主的府邸),那门上是不能装门钉的!这就是老百姓自讽为“白丁儿”的由来。举孝廉、尊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广大人民群众永远所追求以及对清官敬仰的目标。这种“光宗耀祖”的亲情,是被中国传统文化视为至理的人间不灭的血缘之情。三是警示人们注意家宅防火安全。有专家认为:“门钉”源自墨子所说的“涿弋” (注:涿弋(zhuō yì),古时城门上嵌装的尖圆形木橛(jué,小木桩)。),长二寸,见一寸,即钉入门板一寸左右。当初用来提防敌人用火攻城,所以还必须在“涿弋”上涂满了泥,起防火作用。这种防火理念也为民间所认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中原地区农村独家独户的大门上大都安上了铁制的门钉,但广府地区除了王公贵族府邸(如今广州市将军西路、将军东路旧官邸)外,普通民居甚是少见。
铺首
◆大门上的铺首
铺首,俗称“门环”。如同门簪是用来固定大门,门钉是用来固定门板一样,门环是用来开关大门和叩门的。大门那沉着稳重的气息,给人一种庇护的神圣感觉。铺首是在门扇上起推拉作用的铁制门环套上金属底座而构成的。古代富有人家还安装“叩鼓门环”,称为门银,又称“响器”。人们通过敲击门银发声,一方面起着“门铃”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偷窃盗贼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撬门行窃时,会担心触动门银,发出声响,惊动主人邻居,败露劣迹——畏惧心理削弱了偷盗者的决心。渐渐,人们又把金属底座做成了兽面“螺蛔”形状,似狮非狮,似龙非龙,怒目圆睁,露齿衔环,逼视暴客。而且富家人家,门环双重叠合,锁衔金兽连环铃,看似静态,但稍动必响,如此狰狞的造型和奥妙的玄机,为盗贼所却步。铺首的“螺奶”兽头,以其威形厉态,戒备与示威合一的形象,透露出隐伏与神秘的信息,时时刻刻盯住来访的生客,从而表现出大门闭藏固密的守御特点,象征着坚固和安全。这是大门实用功能和精神文化的巧妙组合。当然,封建统治者对用于民居装饰的门环有很明确的等级规定。明史记载:“亲王府四城正门以丹漆金钉铜环;公王府大门绿油铜环;百官第中公侯门用金漆兽面锡环;一二品官门绿油兽面锡环;三至五品官门黑油锡环;六至九品官门黑油铁环……”这与门前灵兽、门钉一样,铺首也是一种权利与等级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