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灶君神位】(三)——《灶王经》 广府人的顾家情结
《灶王经》是反映灶王爷对大众百姓的行为要求和规范的劝善读本。道教有《灶王经》,道藏收录的《太上洞真安灶经》及《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民间也广为流传有《灶王经》。民间《灶王经》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可以被看做是祭灶、积德、行善的通俗课本。被民俗专家普遍推崇为“善书”“宝卷”。
《灶王经》考略(注:毛先金:《从祭灶习俗看民间灶神崇拜(上)》,载“常德史志网”2011年7月12日。)
民间《灶王经》大致三种,比较流行的《灶王经》共216句1080个字(不包括末尾20句100字);《灶王神经》114句,798字(另有偈24句);《灶君降笔文》88句352字。从形式上看,这些经文三言、四言、五言或七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从内容上看,大多是劝善教化,将社会基本道德要求,通过灶王的监督职权,巧妙地教育人们必须信奉灶王,按照灶王的要求去办事做人。所以民间一般称《灶王经》是“善书”“宝卷”。《灶王经》开篇从经文的来源讲到灶王的职责职权,以及灶王对家人的基本道德要求。经文说,只要你敬灶王,秉真心念真经,将把真经传承下去,你就会光景好,子贵孙荣。读书人名登金榜,种田人五谷丰登,手艺人诸般顺利,生意人买卖兴隆,在家人身体康健,出外人到处安宁,老年人眼明脚快,少年人积下阴功。只要你孝父母,敬兄长,亲宗族睦乡邻,行仁义,顾廉耻,安生理,守本分,行善良,你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烧香,只要你灶王前诚心祷告,灶王将有求必应,万事如意,求名的功名显达,求利的财发万金,驱病的疾病全好,求寿的寿过九旬,求子的生育贵子,连科高升。最后告诫你牢记厨房十戒:不许灶前刮锅响碗,赤身露体,大解小便,涕唾吵闹,指猪骂狗;不许牛马粪破鞋烂底,鸡毛蒜皮推入灶门,烤破衣烤鞋烤脚和妇女及小孩衣服;不许抛米撒饭,杀鸡宰鸭,吃牛狗肉。记准这厨房十戒,消灾免难,福禄多增。如果将此经广传远送,即可登天堂免入地狱而不老长生。假若有人不信不传不说,管叫他受贫穷而孤苦伶仃;或见真经不恭不敬,管叫他女有病男受宫刑;如果毁谤经典,将暗地里使阴兵斩你灵魂,行善作恶由你自造,降福降祸任我施行。民间另一版本的《灶王经》也开门见山地批评了民间居家过日子所存在的不道德的现象,如:打公骂婆,糟蹋食物;没理狡三分,得理不让人;离人骨肉,破人婚姻,夺人所爱,施人所忌,妒人所长,讥人所短;嫌贫爱富,借钱如白捡,还钱认丧气;无事生非,无中生有,下井投石;嫖娼聚赌,输打赢要,淫词浪语,酗酒撒泼;为官不义,鱼肉乡里;为商不义,货假价昂,见利忘义;等等。这些行为在当年虽提不到法律制裁的高度,但都是不道德的行为,按《灶王经》的说法乃是一种罪恶。
《灶王经》蕴含的平安理念
国内许多民俗专家认为,《灶王经》中社会上的诸多规矩和守则,其实是人对人的要求,而上升到神对人的要求,而《灶王经》反映的就是灶王爷对百姓的行为要求和规范,是一本劝善的课本。它所倡导的是人们顾家、爱家和恋家的情结,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延伸。
首先,《灶王经》蕴藏着祈盼家宅平安的思想。它开篇就说“进厨房常存恭敬灶王,口念真经,天庭赐福,家宅平安”。厨房对于家庭来说,是最不可缺的一部分,厨房里那个忙碌的身影,永远都是我们心头最温暖的角落。厨房不仅事关全家人的饥饱和健康,而且带给人们许多生活的乐趣与温馨。然而它对于所有的家庭成员来说,也是个充满危险的场所,所以营造厨房的安全氛围,是必不可少的。火灾是从古至今家宅灾难的多发点,一场大火足可以令一个家庭尽毁。无疑,《灶王经》的成书与当时社会居家火灾不断有关。因此,祈盼家宅平安的思想是《灶王经》的内核。
其次,《灶王经》蕴藏着儒家“修身、齐家”思想。修身是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纯洁,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个人修身不仅饱含了为人、修身、处世的智慧,还包含着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同时,中国人对家庭历来是极其重视的,有“家和万事兴”之说。《灶王经》开门见山,以正面说教的写法,揭露了民间居家过日子所存在的丑陋现象。“可恨世上男合女,不信真神胡乱行。打公骂婆多作罪,糟蹋食物哄孩童。夜晚起身冲撞我,赤身露体面前行……”有的正文下边还作了极为通俗的注解。虽是些“婆婆妈妈”的小事,但说得淋漓尽致。“拉老婆,曳舌头”当着张三骂李四,当着李四损张三。心黑手狠,嘴上无德,无事生非,无中生有,有枝添叶,有叶添花,有花添果,下井投石,予人加罪,自己居功。嫖娼聚赌,输打赢要,说脏话,唱窑调,淫词浪语,神魂颠倒,酗酒撒泼,指天骂地,喝风吃雨。为官不义,酷吏虐民,鱼肉乡里。为商不义,货假价昂,童叟必欺,掺糠兑水,缺斤短两,见利忘义等等,这些行为在当年虽提不到法律制裁的高度,但都是不道德的行为,与儒家“修身、齐家”思想大相径庭。由此可见,《灶王经》是一套居家安全、为人处世的传统行为准则。
再次,《灶王经》蕴藏着儒家“治国”思想。儒家治国理政思想主要包括:“大一统”的国家观念,以仁王天下、以德治国,君主民本,人治观念,改革变通思想等内涵。它是中国多元复合体政治文化的主体,具有重民、以民为贵,亲亲与尊尊同体并用,着眼伦理本位,强调对封建统治者权力加以约束等特征。《灶王经》用很大篇幅向世上仕、农、工、学、商、兵一一宣示敬灶读经的善利。如“买卖商人念此经,陶朱事业火样红。手艺工匠念此经,心灵手巧显技能……年高老者念此经,眼不花来耳不聋;年轻学者念此经,一笔文章锦绣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人以经书规范人心,以道德教化治理社会的一个侧面。
最后,《灶王经》蕴藏着中国传统“治家格言”的节俭意识。它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度,珍惜劳动果实。如:君子以俭德辟难;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唯俭可以助廉,唯恕可以成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读者细读《灶王经》会发现,文中有不少劝人节俭的内容。如,《灶王经》正文有“十不许”,其中有三个不许是劝人节俭的:八不许,轻五谷,抛米撒饭,有剩茶,和剩饭,施与饥人。九不许无故的杀鸡宰鸭,吃斋人要行善戒杀放生;十不许吃牛肉并吃狗肉,牛耕田、犬守夜,大有功能。《灶王神经》正文有“劝人开斋罪不轻,作践五谷该何罪。”《灶君降笔文》把“闲游懒惰,不重勤俭”列入家中恶习,作为向玉皇大帝汇报的内容。可见,节俭思想贯穿于《灶王经》始终。“勤俭节约则国昌家盛,骄奢淫逸则亡国家败”,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历史教训。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和景仰。尽管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但增强节俭意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应始终牢记。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对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塑造一个民族的风范和美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灶王经》作为古代传统文化遗存,从某种意义上可承担着起民族道德教育的功能,对推动全民族崇尚善良、仁义、孝敬、节俭的民族美德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民间《灶王经》正文
这一部 灶王经 何人留下,有西天 老佛爷 自古创成。
唐三藏 去取经 带来东土,传流到 普天下 苦劝众生。
灶王爷 司东厨 一家之主,一家人 凡做事 看得分明。
谁行善 谁作恶 件件同记,每个月 三十天 上奏天庭。
只要你 肯行善 存心正道,常言说 积善家 吉庆多增。
你若是 心里坏 行了恶事,老天爷 降灾殃 决不留情。
家家有 灶王爷 不知尊敬,他掌着 善恶簿 记得更清。
灶王爷 圣诞日 人不祭祀,坐东厨 太冷淡 理上不通。
秋八月 初三日 圣诞即期,说与你 普天下 大众齐听。
有善男 和信女 烧香上供,一家家 各个户 同点明灯。
又增福 又增寿 无灾无害,只要你 秉真心 口念真经。
若有人 把真经 传流世界,保佑你 光景好 子贵孙荣。
读书人 敬灶王 名登金榜,种田人 敬灶王 五谷丰登。
手艺人 敬灶王 诸般顺利,生意人 敬灶王 买卖兴隆。
在家人 敬灶王 身体康健,出外人 敬灶王 到处安宁。
老年人 敬灶王 眼明脚快,少年人 敬灶王 积下阴功。
世间人 往往的 舍近求远,远烧香 多赶庙 千里路程。
灶王前 你若是 诚心祷告,无论你 什么事 都敢应承。
只要你 存心好 多行方便,能与你 一件件 转奏天庭。
为名的 管保你 功名显达,为利的 管保你 财发万金。
有病的 管保你 疾病全好,求寿的 管保你 寿过九旬。
求儿的 管保你 生育贵子,有子孙 管保你 连科高升。
见玉皇 能给你 多说好话,祷必灵 求必应 百事如心。
只要你 孝父母 恭敬兄长,只要你 亲宗族 和睦乡邻。
行仁义 顾廉耻 各安生理,守本分 学良善 忍辱让人。
灶王爷 秉真心 奏知上帝,玉皇爷 发慈悲 永不屈人。
有一等 歹妇人 心肠毒狠,惹是非 招口舌 骂断四邻。
说人长 道人短 欺大压小,气翁姑 骂妯娌 作践男人。
有一等 奸诈人 口善心恶,对着人 说好话 背地黑心。
说真话 卖假药 弥陀枉念,这等人 天不容 鬼神难容。
心不好 莫说你 吃斋行善,做好人 行好事 才得安宁。
众善人 你要想 诸事顺利,厨房里 要干净 朔望明灯。
我与你 传流下 厨房十戒,众善人 一个个 牢记在心。
一不许 到灶前 刮锅响碗,二不许 到灶前 赤身露体。
三不许 到灶前 大解小便,屎尿盆 臭气物 远离厨中。
四不许 到灶前 涕唾吵闹,墩葫芦 摔马勺 神不安宁。
五不许 到灶前 指猪骂狗,数黄瓜 道茄子 任嘴胡云。
六不许 牛马粪 破鞋烂底,葱蒜皮 鸡毛骨 推入灶门。
七不许 烤破衣 烤鞋烤脚,小儿衣 妇女衫 烤在灶门。
八不许 轻五谷 抛米撒饭,有剩茶 和剩饭 施与饥人。
九不许 无故的 杀鸡宰鸭,吃斋人 要行善 戒杀放生。
十不许 吃牛肉 并吃狗肉,牛耕田 犬守夜 大有功能。
众善人 记准这 厨房十戒,又消灾 又免难 福禄多增。
若再能 听我劝 敬惜字纸,生贵子 做高官 到处扬名。
到八月 初三日 果知尊敬,我保你 一家人 有显有灵。
若把我 灶王经 敬念一遍,合家人 保平安 百病不生。
常常念 灶王经 几千万遍,多增福 多增寿 辈辈高封。
进厨房常存敬畏,敬灶君口念真经。
遵十戒诸恶莫作,持佛法众善奉行。
《灶王神经》正文
灶王菩萨灶神经,灶神原来在天庭。只因人世心改变,玉帝差我下凡尘。
亲身下降察善恶,看民回心不回心。灶神本是一家主,莫把菩萨看得轻。
灶王府中家家有,凡眼怎见神灵身。时时家中亲察照,善善恶恶看得清。
有等不贤泼妇女,全不把我放在心。灶上堆得不成样,鞋袜放在上面存。
主家之人不管说,秽物厨中用意烹。那论大小衣物等,满灶熏得恶雾行。
不管洁净不洁净,轻慢神灵罪不轻。牛犬畜肉放灶上,你看欺心不欺心。
守住灶前把人骂,恶言恶语实难听。有等妇人灶前哭,哭得吾神不安宁。
帚把打灶有大过,坐灶之人罪不轻。杀鸡灶上来砍剁,哪有这样胆大人。
年头月尾不打扫,灰尘雾住吾的身。这样把神来轻慢,可恨凡民大欺心。
个个神寿有人敬,那个说起我灶神。八月初三神寿诞,全不提动半毫分。
是神寿诞闹热热,唯有灶神冷清清。凡民若把吾神敬,八月初三记在心。
灶前便把香灯点,茶果斋供尽片心。非怪吾神要尔敬,因你凡民大欺心。
奉劝世人休忘记,无我灶神也不成。人有诚心神感应,五瘟使者不入门。
一切祸患齐扫散,丢下前缘接后因。回头再把灶王表,正直无私不顺情。
转回天宫奏玉帝,善恶不隐半毫分。玉帝闻言心大怒,差遣五瘟下凡尘。
积善之家不可去,作恶之家汝便行。凶恶男女遭大难,顷刻急症入幽冥。
死在阴司还受罪,你想逃脱万不能。罪满转轮王发放,善恶报应见分明。
大善投胎大富贵,中等投生中等人。大恶脱生变畜类,小恶投生落贱贫。
或是痴聋与瘖哑,牛马猪羊去还人。灶王今把凡民劝,依得神言是福人。
作恶不是长久计,近在自己远儿孙。亏心除尽平生福,奸巧短寿把命倾。
合家人口保安宁,世人不听吾神劝。怕你后悔枉费心,吾神腊月归天去。
直言奏上玉皇尊,恶恶善善从直讲。再不隐瞒半毫分,大秤小斗心不足。
还在人前使假银,扭毫捏索良心丧。买卖欺善不公平,淫人妇女罪不轻。
贪人财物丧良心,暗地把人来唆弄。他在中间做好人,有的仗势来欺弱。
欺老骂少起恶心。打僧骂道怨天地。劝人开斋罪不轻,作践五谷该何罪。
贪图口腹忍伤生,在生之时不自问。死后阴司见假真,地狱受尽千般苦。
阳世那个说是真,敲嗑他人钱合米。变作牛马还他人,尔看一报还一报。
奉劝男女仔细想,莫把吾言当假真。孝顺父母为第一,忠君爱民一等人。
第二须当敬兄长,第三夫妇要和平。朋友说话要信实,奴仆宽恕可在心。
一般也是父母养,只为家寒两离分。假使自己儿和女,别人屈打怜不怜。
行事须当存天理,切莫欺死又瞒生。逢人将经来劝解,广积阴德与儿孙。
灶王劝人费心苦,看民回心不回心。
偈曰
东厨司命君,留下灶王经。见面抄一本,子孙享科名。
眼下无灾厄,祸事不临门。吾神八月寿,初三记在心。
若把吾经念,斋戒忌油荤。初一并十五,各自要诚心。
信者有好处,不信自堕身。死后见报复,报应见假真。
劝人抄十卷,解去一世冤。劝人抄百本,九祖得升天。
吾神不虚说,保你富贵全。不敬吾神者,枉生尘世间。
《灶君降笔文》
教事已停,吾来降临。一家之主, 万户福神。
职掌册簿,丝毫奏呈。时逢末劫, 苦救众生。
诸神履降,迭做分文。家中善恶, 一一讲明。
不敬天地,不礼神灵。不孝双亲, 不奉先人。
不畏王法,不重师尊。不敬伯叔, 不奉先人。
夫妻反目,兄弟伤情。最恨妇女, 不事二尊。
不和妯娌,不敬夫君。暗唆丈夫, 遂把家分。
若分家业,不让分文。尔为男子, 罔有乃身。
放避邪侈,奸盗邪淫。纵使妻子, 辱骂尊亲。
不分内外,不别尊卑。好尚作伪, 欺哄愚人。
闲游懒惰,不重勤俭。谋人田产, 百计横强。
贫不安分,诈索金银。至于吾灶, 吾祀独尊。
或傍牛圈,或对猪门。或近鸡圈, 臭气难闻。
或当吾腊,咒骂纷纷。或敲锅灶, 赤体露身。
或烘衣服,哭唱灶门。或有产妇, 举足乱行。
或骂儿女,大气高声。我今眼明, 各宜小心。
善恶册籍,不差毫分。每月晦日, 奏上天庭。
善超恶堕,毫不容情。最喜男女, 拜佛念经。
果能改悔,片善登存。吕公起念, 感动吾神。
愈公愈妄,现身指陈。非爱享祭, 非喜香灯。
一家大小,总在心真。吾言虽浅, 愿人奉行。
戒之免之,敬奉吾经。祸患不起, 福子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