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节庆】(五)——重阳节 登高放风鸢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称重九。民间素以重阳节为“转运日”,故把登高“转运”作为第一乐事。是日男女老幼成群结队,带着菊花糕、茱萸酒登山。《广东新语·事语》载:“九日载花糕酒,登五层楼双塔放响弓鹞(注:弓鹞(gōng yào),广府人叫风筝为“纸鹞”,“响弓鹞”是一种会发出声音的风筝。)”;又载:“南海之佛山,岁九月十日为放鹞会。先期主者悬于鹞场。鹞皆以白楚纸为之,张两翼,一竿一弓;翼长一尺,以平为上;竿长三尺,弓二尺,弦以竹根片或钢片,以薄为上,主者察之,嵌以印。放日,主者立一竿于地,长二丈,人十人为耦。离竿二丈,约之曰,毋过竿,毋不及竿;出大竿,复出小竿,如是者赏。约巳,依次而度,鹞出于竿末,则以线之直上者为上。线已直上,则竿中更吐一竿,高至三丈,又以线之直出于三丈之末者为上。线既直出于三丈之末,又以鹞之声清和中节,而其态回翔合度者为上。”屈大均把当日放鹞会的规程记录得十分详尽。此外,广府地区重阳节有放风筝习俗的还有中山、肇庆等地。中山南朗自诩为“风筝之乡”。他们制作的“麻鹰”,活像真的一般,从高空俯冲下来,表演“麻鹰抓小鸡”的特技,把真的母鸡吓得咯咯叫,张开翅膀护着小鸡。另外还有“一线系双鹰”“好公仔”(双人纸鹞)的绝技,远近闻名。重阳节除登高、放风鸢外,广府民间还有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
重阳节在历经两千多年的形成、演变、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紧紧围绕健康平安、洪福长寿、趋吉避邪这一企盼美好未来的主题,演奏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主旋律。重阳登高、放风鸢等习俗,内涵丰富,蕴藏着深厚的平安理念。一是以登高祈健康长寿。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二阳相重,象征吉祥、幸福、光明,是大吉大利之日,重阳登高则可图个吉利。重阳佳节之时,正是枫叶流丹、五谷飘香、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亲朋好友一起扶老携幼爬山登高,是人们的一次集体健身、崇尚长寿的传统活动。二是以放纸鹞祈消灾解厄。广府地区的重阳纸鹞,一般会写上“一生不幸事,此日尽消除”等字样,待纸鹞高飞后扯断线而任由其渐渐远去,寓意“厄运”消尽“好运”到来。当然,对于空中飘来的纸鹞,谁也不敢捡,生怕捡了别人的“厄运”替别人“挡灾”。三是以敬老祈福。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广府民间多在此日祭祖并举行一些敬老活动,一些望族还会联宗祭祖并组织“太公分猪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