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志鉴研究 > 理论探讨

增强地方综合年鉴可读性的途径研究

来源: 日期:2018-01-29

  增强地方综合年鉴可读性的途径研究
   
   
  内容提要:地方综合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一个地区上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年鉴作为一般性的工具书,可读性决定了其使用价值,本文从语言学、心理学和出版学方面分析研究怎样体现地方综合年鉴的可读性,在提炼文字语言,打造年鉴看点,优化出版设计,搭载互联网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增强地方综合年鉴可读性的途径。
  关键词:地方综合年鉴 可读性 语言学心理学 出版学
   
  可读性,又称易读性、易懂性,指文本易于阅读和理解的程度或性质。年鉴可读性是指年鉴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作为一般性的工具书,地方综合年鉴面对的读者通过提升内容范围和程度,精心编排设计,是可以做到工具性和可读性兼收并蓄的。本文意在探索研究如何增强地方综合年鉴可读性。
  一、增强地方综合年鉴可读性的意义
  可读性体现了地方综合年鉴的使用价值。据统计截至到2015年,国内现有年鉴5000多种,每年正常出版的有4000多种,其中地方综合年鉴1300多种。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冲击下,年鉴作为传统出版物还存在一些官不看、民不读的内容,落后于时代、陈旧的框架和形式让读者在年鉴中找不到有价值的信息和存史意义的资料。导致这种状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年鉴缺乏可读性,为了更好的发挥年鉴的使用价值,需要进一步创新年鉴的形式和内容,使之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更好的为经济和社会服务。
  二、地方综合年鉴可读性分析研究
  国内关于可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材、文学作品和新闻三个题材方面,对于年鉴这种一般工具书的可读性可以参考这些题材,以下就分别从语言学、心理学以及出版学角度分析地方综合年鉴的可读性。
  (一)语言学角度方面的可读性
  词汇是影响可读性研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穆后方指出词汇是影响可读性研究的一个基础因素、列出了八种对读者造成理解困难的词汇类型:回生词、抽象化的词、专用词、俚语、古语与新词、多义词、上坐标词以及词的内涵和外延【1】。对于地方综合年鉴而言,涉及到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每年都要编辑处理以上几种词汇类型,特别是新词、专用词、抽象化的词等,首次出现的新词,比如“枫桥经验”;专用词,比如“冷链物流”;抽象化的词,比如“五类车”,为了让读者更加清楚的了解内容,要在后面加注释,给读者更多的阅读空间,同时尽量避免使用俚语、古语以及多义词等。
  除了词汇本身,如何组织词汇成文,也要体现可读性。晏生宏总结了影响文本可读性的因素:1、文章中句子的平均长度;2、文章中单词的平均音节数;3、新单词的数量;4、所用语言的语法复杂程度易读度等。地方综合年鉴一般是采用分类编辑法,以篇目、分目、条目组成框架结构的主体部分,年鉴的语言风格以短小精悍、简单扼要、结构科学、介绍规范为目标,这样就可以是年鉴借助其简练紧凑的文风和富于知识性的选材,而使一大部头的资料工具书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二)心理学角度方面的可读性
   普通读者的心理变化也可以影响可读性,读者在阅读时都有一个预期,这个心理预期取决于这本读物长期以来的定位,如果这个预期与实际阅读时的感受发生了偏差,或者读者在阅读时感到不适,缺乏启示、开导、联想、励志、震撼、认可、赞同等共鸣的话,将会影响阅读的兴趣。地方综合年鉴一般具有为现实服务的价值和存史的价值,年鉴读者具有以下特征:从分布看,主要在一定的行踪区域内;从使用性质看,主要是职务使用;从使用方法看,主要是查阅相关资料;从使用形式看,多为共同使用,使用频率低,时间跨度长。地方综合年鉴针对因公使用者、职务使用者的基本定位,决定了年鉴读者的非大众性,限制了其在普通读者的可读性。因此,为了增强对普通读者的吸引力需要年鉴的编纂者扩大信息资料来源渠道,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着力优化框架结构,使其符合现实,跟上时代步伐。
  (三)出版学角度方面可读性
   信息以文字、图片等形态被承印,读者通过出版物这种视觉系统接收并推测各种形态的表达意图,从而获取信息。从出版角度来看,文字和图片等只是内容的媒介,除了印刷材料外,印刷质量、各种媒介的编排甚至出版物的形式以及状态都有可能使读者对出版物的接收发生变化。因此,要提高地方综合年鉴的可读性,还有注重年鉴形象的塑造,版式设计应积极学习借鉴各类优秀图书的设计理念,并结合年鉴的特点,做到简洁明快大方。年鉴的形象,是年鉴的社会知名度和读者可信度的统一体,高质量、高品位的年鉴使读者最大限度的了解年鉴,让他们觉得年鉴信息全面可信,激发他们对年鉴的兴趣和渴望。
  三、增强地方综合年鉴可读性的途径
  (一)提炼文字语言,强化年鉴的可读性
   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样年鉴稿件的编纂应该讲究艺术,让内容更生动活泼,使用价值会更大。很多年鉴编辑拿到年鉴稿件之后,仅作出版规范化的修改,而原始稿件中的内容有些是工作总结报告而成,大量的统计数据堆积而成,这些数据都不是直观的,是静止的,显得很呆板,没有生机。唐剑平认为年鉴的编辑是有著述性的,即按照年鉴体例的要求,对搜集到大量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合,形成三次文献,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个作品就是一个原创作品【2】。为了强化年鉴的可读性,这就要求我们的编辑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要有著述性的意识,善于运用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手法,根据原始稿件的内容进行再创作,纵向横向拓展年鉴的内容,填充细节让资料更加全面。根据年鉴各部类内容的不同,社会功能的不尽一致,在文风处理上应有不同的侧重。政治、经济、科教文卫体等史料色彩较浓的部类,要努力做到结构严谨,语言朴实,用语准确明快,这是年鉴文风的主体,在人物、社会、旅游等部类,文风可以适当的在生动、活泼上力求通俗,富有生活气息和文学色彩。总之,不同的内容侧重于不同的文风,由不同的文风组成年鉴整体的文风,这样足以上年鉴的可读性更上一个台阶。
  (二)把握时代特色,打造年鉴看点
  目前各地的综合年鉴都带有一定的官方性质,年鉴内容主要围绕政府部门活动和工作,随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政府作用。这种官方供稿的模式在对社会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方法上显示出滞后性,年鉴内容绝大部分是对国民宏观经济信息的收录,普通人民群众所感兴趣的生活、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偏少,导致框架结构对社会发展信息资料收载不全,因为行政机构设置大体一致,导致各地综合年鉴框架设计千篇一律,地方特色不鲜明。因此,年鉴编辑部要扩大信息资料来源渠道,打破原有的组稿模式,根据各地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面向公众开放式的组建稿件渠道,尝试网络化的组稿模式,注重加强与政府部门所不能涵盖的社会经济信息的社会、协会、新闻媒体、民间组织等方面的合作,发挥一些社会专家、学者等专业优势和学识,建立合作机制,构建信息交流的平台。通过发动社会力量组稿,可以收载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有研究价值的深层次信息、新兴领域或者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增加年鉴的看点,又可以扩大年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年鉴的质量和可读性得到提高。
  打造年鉴的看点是在大量的宏观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加工形成被读者广泛关注的资料。近几年,在全国年鉴质量评比的促进下,地方综合年鉴越来越注重年度性条目的编写,在保留少量的固定条目后,年鉴用年度动态条目的形式推动资料内容的更新,体现年度性。为了适应这个趋势,年鉴编纂者需要在稳定框架结构之外,在海量的信息资料中,选择新、特、重事件,将其编写成一种社会重点关注的年度动态性条目。2014卷的《广州年鉴》将广州恒大足球队获亚冠联赛冠军作为一个分目放到总述后面,分目下设两个条目,一张表格和一个小链接,介绍了中国足球队参加亚冠的情况以及恒大足球俱乐部获得亚冠冠军的历程,小链接补充了亚冠发展的历史,表格列出了2002-2013年亚冠联赛四强的名单,这种完整、有重点地记述不仅能吸引众多关注,还能保存更多的资料,通过整合资料,还能打造具有优势的看点。2015卷的《广州年鉴》将80多万网络票选产生的入载地方志十件大事制成图片专辑收录其中,同时摘选《广州日报》评选的广州十大新闻热词。这些内容有别于传统的年鉴内容,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和热点,增加了年鉴的看点。2015卷的《广东年鉴》附录从便民角度大量收录了广东省行政区划简表、广东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国家级森林公园、各国驻广州领事机构等科教文卫体方面的内容,让年鉴在实用性上更具看点。
  (三)优化出版设计,丰富年鉴的内容元素
  随着不断拓宽的社会文化视角和多元化的认知方式,年鉴的版式设计不能墨守成规,要适应新的出版物市场,注重文、图、表的综合运用,做到合理搭配、相得益彰,形成年鉴表述内容的整体张力,为读者提供多方位、多视角的年鉴信息服务。
  文字是年鉴记述的主要形式,但是对于某些内容的表述,却不是长处。特别是对于分类指标、统计数据等。采用表格进行记述,便显得简单清楚,而且节省篇幅。不同形状的图表有不同的表现力,比如柱状图由一系列高度不等的纵向条纹表示数据分布的情况,生动展现年度性数据的变化;饼状图显示数据各项的大小与各项总和的比例,揭示数据的结构情况。图片作为一种形象化的信息载体,它既可以丰富年鉴的内容,又具有比文字更加直观的优势,带给读者更强的视觉感官冲击力,可以弥补文字难以表述的遗憾。2015卷的《广州年鉴》有186个表格,157幅随文图片,大量的图表让单调的文字生动起来,为补充年鉴内容,全书设计了“小链接”10条,小链接的写法深化了原有年鉴的内容和事实主题。
  国外的很多年鉴在版式编排上更加灵活,比如《联合国裁军年鉴》的大事记设计成时间轴跨版的排版方式,把图文结合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gzsdfz.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020-83501579(信息资料处)

地址:广州市下塘西路447号 邮政编码:510091 电子邮箱:gzsdfz@gz.gov.cn

ICP备案号:粤ICP备09204806号-1 网站标识码:4401000003

广东广州

自2017年来您是本站第21292位访问者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