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简报

广州地方志简报2017年第5期

来源: 日期:2017-05-15

本期要目

 

l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年鉴》2017年度组稿会在惠州召开

l “同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课堂”——广州地方志新馆举行第22次广州

市情专题开放活动

l 众手成鉴 众智筑馆——广州年鉴编审评议暨第23次市情专题活动举

l 珠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参观广州市地方志新馆

l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办及四川省遂宁市地方志办前来广州市地方志

新馆考察调研

l 推动地方志工作形成南沙特色——广州市地方志办调研南沙方志工作

l 市地方志办到荔湾区调研地方志工作

l 市地方志办调研广州地铁发展情况

l 市地方志办调研增城区自然村落普查工作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年鉴》2017年度组稿会在惠州召开。310上午,《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年鉴》2017年度组稿工作会议在惠州市惠州宾馆召开。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巡视员吕克坚、惠州市副市长陈高燕等领导,及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黄小晶等珠三角9市及泛三角省区等地相关负责人员30余人参加。会议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胡巧利主持,惠州市副市长陈高燕致辞,惠州市地方志办主任张世开介绍了惠州市年鉴编纂的做法经验以及《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年鉴》组稿供稿情况。东莞市地方志办、中山市地方志办、珠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惠州市地方志办、江门市地方志办以及广东年鉴社、海南、湖南等近20位领导或与会代表踊跃发言,围绕《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年鉴2016》共性篇目设置如基本情况、创新驱动、自主创新示范区、县域经济、镇域经济,个性篇目设置如各地特色等篇目设置,以及《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年鉴2017》编纂大纲、《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手册》及组稿、编辑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特别是对如何科学反映区域经济包括县域经济、镇域经济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如何处理综合部分和各市发展部分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对如何更好地反映各市特色内容进行了广泛讨论,提出了较多具体建议。

参会代表们发言后,广州市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黄小晶就如何突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具体举措和实效,如何突出各地年度特色,抓住各地年度亮点、特点,选取各地年度之最、年度大事、年度特事与各市交流了工作意见,并代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年鉴》编委会对与会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作出一一回应。指出:在2017年卷年鉴第一部分中,为更好地体现珠三角、泛珠三角创新经验,创新驱动动态条目要进行科学分类;要进一步处理好交叉重复问题,2016年卷中第二部分有5个市有区域合作篇目,这和第一部分共性条目中的合作交流篇目内容有相重,2017卷这5个市应将第二部分的区域合作内容归入第一部分;2017卷年鉴第一部分创新驱动条目中只反映3个自贸区、8个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动态情况,分区域的详细表述应归入各市发展。2016年卷的县域经济、镇域经济条目以及各区经济应归入2017卷第二部分的各市发展。2017卷各市发展中的基本情况按照五位一体顺序列举;各市特色内容由各市把握,可在规定的篇幅内进行增删调整;各市发展中分目条目排列应体现逻辑性和层次性,区域性内容如经济区、经济带、经济点等综合性内容放在前面,体现带动作用,产业类、行业类内容放在后面。为提升实用性和便携性,2017年起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手册》改为口袋书。并表示将根据会议意见对2017年卷编纂大纲进行修订,以编委会名义下发,希望大家按计划完成编纂工作,争创精品年鉴。

最后,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巡视员吕克坚总结讲话,充分肯定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年鉴2016》编纂出版工作,对做好《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年鉴2017》编纂出版工作提出“三个坚持”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打造精品年鉴;坚持创新发展,突出特色亮点;坚持合作共赢,创树年鉴品牌。会议最后确定,2018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年鉴》组稿会由珠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承办,会议举行了交旗仪式。                  (阳晓儒)

“同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课堂”——广州地方志新馆举行第22次广州市情专题开放活动。313,第22次广州地情专题开放活动在市地方志新馆举行,本次专题活动面向3月份到地方志新馆开展现场教学活动的市政府系统培训中心4个军转干部班300多名学员。市政府系统培训中心军转干部学员在郭红梅老师带领下来到广州市地方志新馆,参观了解广州发展历史与辉煌成就,并参加“我与广州的故事”为主题的口述访谈座谈会。市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黄小晶,副巡视员叶文昕出席了座谈会。市直机关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方力行、市直机关关工委调研员陈丽玲也莅临地方志新馆参观,商议与市地方志办在地方志新馆共同举办关心下一代工作相关主题的教育活动。广州市地方志馆2015年成为市政府系统培训中心现场教学基地以来,已先后接待20多个初任公务员培训班、军转干部培训班到地方志馆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其中,军转干部就有9个班。通过参观与座谈,学员们对广州历史与本土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增强了建设广州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进一步提升了地方志工作的影响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市政府系统培训中心军转干班学员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依次参观了方志中国、序厅、城、商、政、人、水、文、现代书屋、区情纵览、珠三角及泛珠三角视窗等展区,体验了互动拍照、广州之最、360°千年商都环幕影院、景秀羊城、区情纵览数字沙盘等多个特色展项,并在参观的同时了解新馆的建设施工、设计布展、馆藏书籍等有关情况。一些学员详细了解了设在方志新馆的口述历史数据中心市民录音棚录音设备以及调取方式,有的还在录音棚留下了自己与广州的故事。学员们表示,这不仅是市民包括新广州人全面了解广州历史、解读广州现状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大家参与历史、记录广州历史和故事的平台。参观结束后举行了“我与广州的故事”口述访谈座谈会,学员们畅所欲言,结合个人部队生涯以及在广州工作生活的经历,畅谈对广州的历史和发展的认识、感悟,以及参加抗冰、迎亚运的情况,畅谈广州在城市建设、治安、文化等方面的飞速发展与日新月异的变化。座谈会上,几位学员还对广州市地方志新馆的布展设计与展示内容提出了5条建议。市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黄小晶在座谈会上就学员的意见建设作回应发言,简单介绍了地方志新馆的布局理念、展览的六部分内容与城市发展、与地方志概念、与中央五位一体发展要求的衔接。她表示,驻军在广州是光荣的,奋斗在广州也是光荣的。在地方志新馆“政”展区有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创建情况介绍,在“人”展区有各行各业名人介绍,2017年广州市地方志办也准备开展“创业创新在广州”口述访谈活动,收集广州人、新广州人的创业创新故事,军转干部转业在广州,奋斗在广州,生活在广州,期待未来在座的军转干部有可能成为“人”展区介绍的一员,也期待大家进一步了解广州、热爱广州、建设广州,成为各个单位、各个岗位工作能手,成为行业先进,有可能在地方志新馆口述广州数据中心留下自己的奋斗故事。                 (郑剑锋)

众手成鉴  众智筑馆——广州年鉴编审评议暨第23次市情专题活动举行。317,广州年鉴编审评议暨第23次市情专题开放活动在市地方志新馆和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当天上午,来自广州市有关单位、驻穗有关单位以及市辖区的200多位撰稿人员参观了广州市地方志新馆后,阅览近3年的年鉴编纂原稿,畅谈年鉴编纂心得;当天下午,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广州年鉴》2017年度编纂工作会议,讨论修改年鉴编纂大纲,为地方志新馆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会议还印发了发送各年鉴组稿单位的《关于征求广州市2016年度入载地方志十件大事评选候选大事意见的函》。市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黄小晶出席会议并讲话,年鉴工作处处长阳晓儒开展年鉴编纂业务辅导,会议由市地方志办副主任胡巧利主持,并宣读了关于表彰广州年鉴编纂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广州年鉴》创办于1982年,是改革开放后国内最早创办的地方年鉴。《广州年鉴》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管、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办、广州市市长任编委会主任兼主编,主要载录广州地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是了解、研究广州的权威资料性工具书。地方志新馆向年鉴撰稿人员开放阅览《广州年鉴》最近3年的编纂原稿,原稿展示了年鉴编辑按照年鉴体例要求和编纂出版规范在年鉴作者稿件上的修改痕迹。座谈会上,年鉴作者仔细研读了年鉴编纂原稿,就年鉴内容的选取、年鉴出版的规范等问题与年鉴责任编辑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是广州年鉴创刊35年来首次举办编纂原稿评议活动,年鉴作者纷纷表示这种展示和交流方式非常好,直观地呈现了责任编辑的修改思路,明确了《广州年鉴》的内容要求,找到了提升年鉴稿件质量的方向。当天下午,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广州年鉴》2017年度编纂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就年鉴编纂大纲和广州市地方志新馆展览提出精彩纷呈的建议。其中台盟广州市委副主委刘进贤赞赏地方志新馆的展览体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结合,希望充实广州各行各业领军人物口述采访记录,加大宣传力度;市政府研究室专职副书记黄滨表示地方志新馆是一个很好的市情教育基地,将组织本单位党员和工会会员前来参观;广州开发区档案馆康文斌部长表示深受启发,要把方志新馆设计理念和工作思路带回开发区档案馆建设中去,就区划调整展墙2014年条目的月份提出了修改建议,认为展示原稿的座谈会形式很新颖,对于提高稿件水平很有帮助;市委台办卢向宽处长表示将会组织台籍青年学生来方志新馆了解广州历史文化;无线电集团龙乐静部长助理建议增加体现广州包容性、开放性的展览内容;市民宗局黎文坛副主任建议突出广州的国际性;市委党史研究室贺红卫处长建议增加广州的风土人情、自然资源、“食在广州”等内容;广州港务局杨泰恒建议有更多体现广州海洋文化的内容;广东保监局卢礼纬建议广州年鉴内容充实民营经济部分,反映广州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政策和落实情况,体现广州的重大发展战略;民航中南局白云勇秘书认为方志新馆体现了盛世修志的理念,建议组建涉及全市各部门的史料展馆体系;番禺区委办公室郑绍新副主任谈了观摩3年年鉴编纂原稿后对年鉴编纂理念提升的体会。

市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黄小晶对与会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设作回应发言,简单介绍了地方志新馆差异化发展思路和展览内容布局理念,感谢广州地区各单位、各位撰稿人员和年鉴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她希望年鉴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条目设计,走全年鉴供稿审核审批程序,确保年鉴条目体现本单位、本行业的大事、特事,确保供稿严密凝练,内容常编常新,为《广州年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她就2017年《广州年鉴》组织编纂出版工作,提出三点具体意见。一是要把握地方志工作新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全国年鉴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要求,全面认识年鉴编纂工作的重要意义,强化责任感,完成年鉴编纂任务;二是贯彻广州发展的新理念,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结合广州和本部门的发展实际,不断提升稿件质量;三是按照时间节点,及时布置组稿工作,相对集中时间和精力,开展撰稿工作,确保按时供稿。随后年鉴工作处处长阳晓儒作年鉴编纂业务辅导。他分析了《广州年鉴》及一些地方的年鉴,综合起来看存在“六多六少”的问题,即工作总结性条目多,年鉴规范性条目少;稳定性条目多,动态性条目少;内视性条目多,外视性条目少;条目数据缺项多,文表数据一致少;表格设计随意多,规范设置表格少;工作会议图片多,高像素合规图片少。他还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会议还表彰了广州年鉴编纂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授予会授予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等50个单位“广州年鉴编纂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丁浩等100人“广州年鉴编纂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上台领取牌匾和奖励证书。全体年鉴工作者深受鼓舞,表示将继续发扬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努力开创全市年鉴事业新局面,为广州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贺坤)

珠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参观广州市地方志新馆。315,珠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金伟、王保喜,副调研员陈义一行15人前来广州市地方志新馆参观。广州市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黄小晶,副主任胡巧利,人事秘书处处长谢建新,信息资料处处长常国光、副处长颜岳军、调研员周雅玲、副调研员朱忠泽等参加接待活动。黄小晶主任对珠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公室)的来访表示欢迎,双方交流了方志馆建设思路。在先后参观了方志中国、序厅、城、商、政、人、水、文、现代书屋、区情纵览、珠三角及泛珠三角展区,先后体验了360°千年商都故事屋、船说、互动闯关问答等多个特色展项后,珠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与广州市地方志办有关人员就如何开发利用地情资源,建设和管理好现代化方志新馆进行了交流和探讨。珠海同行表示,广州市地方志馆设计理念超前、展示手段先进、展示内容丰富,体现了现代方志馆的功能,每一项内容、每一个创意都体现了广州方志办的匠心,值得珠海学习。双方表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交流,互相借鉴,优势互补,希望接下来能够在地情开发利用方面开展合作。珠海市地方志办还表示将不断更新和充实珠三角展区中有关珠海的内容。

(王艺霖)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办及四川省遂宁市地方志办前来广州市地方志新馆考察调研。37,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办副主任唐中克一行5人,及四川省遂宁市地方志办副主任王前明一行7人前来广州市地方志新馆考察调研方志馆建设工作。广州市地方志办副巡视员叶文昕,信息资料处处长常国光、调研员周雅玲等陪同参观。两地志办考察调研人员先后参观了方志中国、序厅、城、商、政、人、水、文、现代书屋、区情纵览、珠三角及泛珠三角视窗等展区,体验了互动拍照、广州之最、360°千年商都环幕影院、景秀羊城、区情纵览数字沙盘等多个特色展项,并在参观的同时了解新馆的建设施工、设计布展、馆藏书籍等有关情况。叶文昕副巡视员向唐中克副主任和王前明副主任介绍了新馆的布展理念和实践体会。唐中克副主任和王前明副主任对新馆展示内容之丰富、史料之详实、特色之突显表示赞叹和钦佩,对新馆建设的速度和效率表示称赞,认为广州市地方志新馆对地方志馆的建设开发具有借鉴意义,希望加强与广州市地方志办的交流与合作。                                   (王艺霖)

推动地方志工作形成南沙特色——广州市地方志办调研南沙方志工作。316日上午,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黄小晶、副主任胡巧利、市志工作处处长曾新到南沙区调研地方志工作,南沙区副区长刘朝阳、区地方志办主任邓卫民等参加调研活动。近年来,南沙区地方志办公室围绕南沙区中心工作,以修志编鉴为主业,以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为抓手,开启地方志资源服务南沙新区、自贸区建设的新局面。《南沙年鉴》连续6年实现一年一鉴当年出版的目标并多次获奖;2016年全面铺开镇街志编修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全区9个镇街志书编纂工作;利用地情资源,编修出版发行地情书、印发画册等30本,举办各类展览20多个;基本完成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南沙地方志馆建设如期推进。黄小晶主任充分肯定了南沙区地方志工作成绩,她指出南沙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认真落实“一纳入、八到位”,方志馆建设、自然村落普查、地情展览、镇志编纂、地情书编纂以及地方志工作资金保障等方面都走在全市各区前列,取得了可喜成绩。她希望南沙的地方志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广州市委任学锋书记地方志工作要做出广州特色的批示精神,把南沙的地方志事业做得更具南沙地方特色,并就今后的工作提出意见:一是,精益求精抓好镇街志书编纂工作。争取将具备条件的镇街志纳入中指办、省志办大力推动的中国、广东名镇志文化工程;二是,用好地方志资源服务南沙自贸区建设。当前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南沙自贸区发展,市地方志办与南沙区地方志办要充分发挥地情资源优势,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市地方志新馆区情展区强化南沙自贸区的展示,并联合举办南沙自贸区专题展览,向广大市民宣传南沙自贸区;三是,全面完成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相关资料编纂工作,争取早日出版。南沙区刘朝阳副区长介绍了南沙区当前的创新发展情况和重要发展布局,他说南沙正处在大开发、大建设时期,区地方志工作,一方面正在抓紧推进方志馆等硬件设施建设,近期已经动工,将有较快的进展。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历史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利用,为见证南沙的发展变化积累更多文化财富、更好地服务大局。他表示,能借助广州市地方志新馆的平台展示南沙自贸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区政府大力支持,区地方志办要及时与市地方志办对接,把握时机,尽快拿出布展方案,大力宣传和展示广州南沙自贸区的建设成就。调研会后,市地方志办与区地方志办主任邓卫民以及业务部门就南沙自贸区展览内容、自然村落普查资料完善、镇志编纂、南沙方志馆及基层方志室建设等相关工作进行了具体商谈。           (曾新)

市地方志办到荔湾区调研地方志工作。321日下午,市政府地方志办副主任胡巧利带领区县志工作处李玉平、市志工作处刘德敏,到荔湾区地方志办调研年鉴、年报、地情书编纂及地方志资料开发利用等工作,重点调研荔湾区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荔湾区地方志办主任林敏英、副主任顾渊明、业务科科长胡燕婷、综合科科长李根有及全办人员参加调研座谈。林敏英主任汇报了荔湾区地方志工作总体情况。顾渊明副主任对自然村落普查、詹天佑历史资料整理等工作作了补充说明。胡燕婷科长介绍了荔湾区自然普查工作的进度和主要做法。调研组现场翻阅了自然村落普查文稿、普查表以及最新出版的年鉴,提出指导性意见。近年来,荔湾区致力于探索“一报两用”模式,在有效推进年报工作的同时,年鉴质量逐年提高,尤其是去年以来发挥专家评稿的作用,年鉴框架更加优化。持续与区内相关部门合作,挖掘西关文化资源,推出《荔湾侨乡》等地情书籍,利用詹天佑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挥了地方志服务中心工作的功能。自然村落普查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2016年底落实了自然村落普查工作经费;二是聘请了两位热爱文史和乡土文化的年轻同志参与普查工作;三是进一步摸清了自然村落的数量,前期由于对自然村落的概念认识模糊,将行政村当成自然村,造成少报和漏报,通过深入调查,现明确荔湾区列入普查的自然村落数由原来的14个调整为82个。荔湾区采取先易后难、逐街逐村走访的方式,推动普查工作。截至目前,69个自然村已完成普查文稿编写。胡巧利副主任肯定了荔湾区地方志办克服任务重、人手缺、经费紧张等困难,各项工作平衡推进,在志书、年鉴、年报和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呈现不少亮点。尤其是在自然村落普查方面,区志办领导亲自带队深入街村开展指导,并进行口述采访;区志办业务人员投入了大量精力,通过查找志书及大量文史资料进行补充和总纂,文稿质量比较高。胡巧利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一是提前介入,加快推进自然村落普查工作。越秀、荔湾、海珠、天河四个老城区自然村落普查文稿计划合卷出版,其中荔湾区村落最多、难度最大。希望荔湾区地方志办根据区内村落特点,工作重心下移,提前介入,加大初审指导力度,确保送审稿质量,从而提高复审效率、加快普查进度。二是及时总结,充分利用自然村落普查成果。要认真总结普查工作做法,积极宣传普查工作,尤其要挖掘特色自然村的历史文化内涵,主动宣传乡土文化,为打造水秀花香荔湾服务。三是深化“一报两用”探索,打造《荔湾年鉴》文化名片。年鉴框架要多方听取意见,除区志办业务人员根据年报拟订、征求专家意见外,还印发给各单位征求意见。四是主动作为,推动名街名村志编纂。荔湾区的沙面街、华林街、坑口村等是颇具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街、村,可编纂街志、村志,积极申报纳入中指组正在推进的中国名镇名村志文化工程。                        (李玉平)

市地方志办调研广州地铁发展情况。322日下午,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黄小晶,副主任胡巧利、副巡视员叶文昕、市志工作处处长曾新、市志工作处副处长李启伦、人秘处副处长谢亚新到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调研,参观了广州地铁博物馆、广州地铁交通指挥中心,广州地铁集团副总经理竺维彬、集团办公室书记杨联坤等领导热情接待。双方就《广州地铁志》编纂、广州市地方志新馆与广州地铁博物馆合作共建等进行了交流研讨。广州地铁集团是负责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和附属资源开发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该公司多年来一直重视地方志工作,2003年完成《广州市志(19912000)·地铁志》编写任务,自2006年以来每年编写《广州地铁地方志资料年报》,为广州市情书供稿,还与市地方志办在地铁广州塔站、广州塔联合主办了“见证广州之最弘扬城市精神”第七次广州市情公众开放专题活动。为全面系统地记述广州地铁的发展历程,去年6月地铁集团按照全市总体部署,迅速启动了《广州地铁志》编纂工作,落实了人员、经费,开展了培训工作,初拟了篇目。黄小晶主任对地铁集团地方志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地铁集团再接再厉,抓好《广州地铁志》编纂工作,体现广州地铁之最、发展要事、技术难题破解、荣誉榜等情况,展现广州地铁集团在全市人民支持下攻坚克难成就广州地铁梦的艰辛历程。去年1220日建成开馆的广州地铁博物馆,是广州地铁集团重视和善于开发利用广州地铁发展历史资源的成功范例。在竺总陪同下,市地方志办一行6人参观了广州地质状况及地铁建设过程展示区、轨道交通行业及广州地铁发展历程展示区、地铁运营安全体验区,真实了解广州地铁建设、运营、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地铁博物馆首创的数字化地铁体验空间、3D特效科技、1:1比例逼真还原的盾构机、可供体验的地铁驾驶室、各种类型的列车模型等,大家赞叹不已。市地方志办正在试运营的广州市地方志新馆,是全面系统展示广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发展成就的教育基地。黄小晶主任与广州地铁集团领导就如何在广州市地方志新馆更好地展示广州地铁发展成就包括广州地铁建设布局、技术难关攻克、市民大力支持情况等进行了研讨商议,双方达成了共识。

(市志工作处)

市地方志办调研增城区自然村落普查工作。328日上午,市地方志办市志工作处处长曾新、副处长李启伦,工作人员陈晓青到增城区调研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增城区地方志办主任尹中威、副主任王文丰、专家黄卓夫和张水才等参加调研座谈会。黄卓夫介绍了增城区自然村落普查工作中遇到的难点与解决措施,并创造性提出在在每个行政村前加上小序,以解决自然村因重名而容易混淆的问题;张水才提出普查文稿中应重视反映下限年份“生产总值”、“人民可分配收入”等内容,加强对自然村落现实状况的记述。会上,还以增城区增江街调查文稿为例,对普遍存在的内容雷同、入选人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尹中威主任汇报了增城区自然村落普查工作总体情况。他指出,自去年3月启动自然村落普查工作后,增城区以增江街作为普查试点单位,各镇街高度重视,及时成立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组织有关部门参加普查工作。8月,在试点单位增江街基本完成调查表填写、其他镇(街)完成调查任务过半的基础上,一方面,区志办返聘原党史、方志办主任黄卓夫承担总纂工作,组织了20多人的团队协助镇街进村抓落实,各镇街分别组建了由退休老师、干部组成的专职调查审核队伍开展工作,使普查工作的区总纂、街镇初纂和基层组稿三个环节同步进行。另一方面,对进度较慢或任务未落实的自然村,由区党史办、地方志办领导带队,进村协调督促,帮助完成调查任务。截至20173月底,增城区纳入普查范围的自然村1587个,普查表格填写完成率100%1457个村完成普查资料系统填报,完成率91.8%1457个村完成初稿编写,完成率91.8%1241个村完成《调查》总纂,完成率71.2%。曾新处长充分肯定了增城区自然村普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她说,增城区自然村数量约占全市总量的29%,是全市各区中最多的,普查工作量很大,增城区领导十分重视普查工作,多次在全区性会议上部署工作,并在人员和经费方面大力支持;区地方志办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到位,采取以点带面、工作重心下沉基层的方式推进工作,特别是下大力气突破薄弱环节,使普查工作总体进展较快,普查文稿质量较高、地方特色突出。她对下一阶段普查工作提出了几点指导性意见:一是按照省地方志办的部署,加快普查文稿总纂与审查进度,争取早日出版;二是大力宣传方志文化,借助自然村落普查平台、农民书屋,建设方志驿站,宣传普查成果,普及地情知识;三是及时筹划、推动编纂镇村志,争取将具备条件的镇村志纳入中国名镇名村志文化工程。会后,在尹中威主任的陪同下,市地方志办调研组一行到大埔围村实地调研乡村文化建设,并交流了建设方志驿站、宣传地情文化的初步设想。                              (陈晓青)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gzsdfz.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020-83501579(信息资料处)

地址:广州市下塘西路447号 邮政编码:510091 电子邮箱:gzsdfz@gz.gov.cn

ICP备案号:粤ICP备09204806号-1 网站标识码:4401000003

广东广州

自2017年来您是本站第21292位访问者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