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方志简报2018年第1期
本期要目
l 影响2016年度广州发展的入载地方志十件大事揭晓
l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2017》《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手册2017》
创刊发行
l 《广州年鉴2017》正式出版发行
l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2018卷组稿会提出聚焦改革发展 服务国
家战略
l 广东省政府参事等一行13人到广州市地方志新馆调研
l 市地方志办召开全市地方志系统2017年度工作总结大会
l 珠海市副市长阎武来广州市地方志新馆参观调研
l 《广州市科技创新志》编纂培训会召开
l 《广州市环境保护志(2001-2017)》编写人员学习培训班举办
l 市地方志办开展讲解岗位技能传帮带培训活动
l 市地方志办举行第28次广州市情专题活动——2018来穗人员冬令营亲
子家庭来市地方新馆 年度入载地方志十件大事专题宣传
l 市地方志办荔湾区志办研究编纂《詹天佑志》
l 市委政策研究室柳宏秋副主任一行参观市地方志新馆
l 市政府办公厅会务处党支部及市教育局机关第三党支部参观市地方志
新馆
l 老广览馆记
l 荔湾区地方志办参观市地方志新馆
影响2016年度广州发展的入载地方志十件大事揭晓。2016年度入载地方志十件大事评选活动由市政府主办,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承办,市委宣传部、广州日报社(大洋网)和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协办。依据《广州市年度入载地方志十件大事评选工作方案(试行)》,市地方志办先后召开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大事评选工作小组会议、大事评委会第一次和第二次会议、大事评选研究会议5次会议;两批次向全市正局级单位以及《广州年鉴》供稿单位(包括国有企业,以及中央驻穗机构、部分省级单位)等440多个单位发函征求对初选大事的意见,收到意见反馈111条;根据各方面意见,先后进行5轮大事条目内容编辑整理;广州日报、大洋网、中国广州发布、广州市情网等新闻媒体统一时段集中密集发布信息,发动社会公众参与为期一个月的网络投票。在网络投票结果排名的基础上,评委会委员,以及市委政研室、市人大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市政协研究室再次充分讨论研究,最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领导对评委会初拟的十件大事进行审定,并最终批准确定入选的十件大事。具体如下:
一、广州市委部署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
二、思科中国创新中心总部、GE生物产业园、富士康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等创新型经济项目落户广州
三、中共广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召开并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区镇两级党委顺利换届
四、广州地铁运营安全排名全球首位
五、广州首次划定国内最为细致的生态红线
六、出台全国首部依法行政地方法规规范政府行为
七、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蝉联全国第一刷新广州人幸福指数
八、广州印发实施人才绿卡制度等政策文件促引领军人才
九、国家批复同意广州设立临空经济示范区
十、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快速建设
至2017年,市政府地方志办承办该评选活动已经九年,市政府主办评选活动在国内方志领域首创。评选活动影响力、覆盖范围、参与人群等均进一步扩大。从市级正局级单位扩大到部分省级单位、中央驻穗单位和区级单位及基层街道社区,在拓展广州年度城市发展情况的信息传播空间和营造广州地区机关单位内部文化氛围方面,有了重要突破。同时,市地方志办联合市委宣传部、广州日报社、大洋网等大事评选活动协办单位,通过“中国广州发布”微博、微信,《广州日报》及其微博、微信,大洋网及其微博、微信,“广州市情”网站及其微博、微信等信息发布和传播平台,集中时间节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向社会即时发布,更增强了候选大事对受众视觉上的冲击力,传播效果更加突出。特别是充分利用微信这一新兴即时传播媒介,即时刷屏朋友圈,进一步扩大信息传播面,提高市民关注度,引发了一大波网络投票热潮。此外,市地方志办及时向市领导报告大事评选工作进展情况,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市领导对活动给予很大关注和支持,多次作出批示和审定。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2017》《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手册2017》创刊发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2017》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全书486页,87.6万字。《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是在广东省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领导和指导下,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以及香港、澳门11个城市合作编纂的年度资料性文献,重点记述粤港澳大湾区基本情况和区域融合发展的进程。全书框架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地区综述,设“粤港澳大湾区基本情况”“大事记”“创新驱动”“区域合作”4个篇目;第二部分是湾区城市发展,设“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东莞市”“中山市”“惠州市”“肇庆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11个篇目;第三部分是附录资料,设“粤港澳大湾区九市统计资料”“粤港澳发展研究成果”“泛珠江三角洲基本情况”“文献法规”4个篇目。各篇目下设分目、条目。全书还设有2辑彩色图片专辑,分别为“2016·粤港澳大湾区大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风采”,图文并茂地反映粤港澳大湾区各市日新月异的建设风貌。
为方便携带查阅,同时编印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手册2017》(准印证号:粤AL017000号),全稿16万字,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2017》的“精华浓缩版”。 (何文倩)
《广州年鉴2017》正式出版发行。《广州年鉴》由广州市市长温国辉任编委会主任兼主编,副市长黎明任编委会副主任兼常务副主编,是广州市人民政府主管,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办,广州地区各有关部门和驻穗单位共同参与编纂的大型年度资料性文献。全书共754页、180万字,设特载、概貌、特色广州、年度十件大事、大事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法治、军事、经济监督管理、财政·税收、工业、农业、商贸流通和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金融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信息业、城市建设、建筑和房地产业、环境保护、旅游业、民营经济、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教育、文化、传媒、卫生·体育、社会民生、市辖区、人物、经济社会统计资料、文献法规共34个篇目,条目2000多条,全面、翔实地反映了上一年广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
《广州年鉴2017》在保持框架结构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着力强化年鉴的时代特征,展示年鉴的地方特点,体现年鉴的年度特色:一是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强化年鉴的时代特征。首次设立“特载”篇目,收录广州市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从记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体现时代特征。通过彩页和“年度十件大事”篇目,重点记述由市委、市政府审定的影响2016年度广州发展,包括广州市委部署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思科中国创新中心总部等创新型经济项目落户广州在内的十件年度入载地方志大事,进一步强化年鉴的时代特征。二是充实特色篇目,全面展示年鉴的地方特点。在“特色广州”篇目中收录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广州空港经济区、互联网产业建设、广东自贸区南沙新区片区、广州开发区、广州南沙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佛肇清云经济圈等独具广州特色的分目,凸显广州的地域特点。在“工业”篇,通过设立“先进制造业”“传统支柱产业”“传统优势产业”,较好地反映了广州工业发展的地方特点。三是精选年度动态性条目,努力做到常编常新。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筛选,精选年度动态性条目近2000条,年度动态性条目占全书条目比重超80%,确保了年鉴常编常新。四是规范索引编制,增加年鉴的工具书属性。编制了条目索引、表格索引和随文图片索引,随书赠送多媒体光盘,年鉴的工具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张卫)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2018卷组稿会提出聚焦改革发展服务国家战略。2月1-2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及手册、概览2018年卷组稿会在珠海市举行。1日上午,珠海市市长姚奕生、副市长阎武及秘书长武林在市政府会见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陈华康及部分参会同志,并进行了工作交流。1日下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及手册、概览2018年卷组稿会在珠海市2000年大酒店召开,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陈华康,珠海市副市长阎武出席会议并讲话。陈华康主任从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高度对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2018年卷编纂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是要高站位编好年鉴,服务好国家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编纂出版工作不仅要从大湾区“9+2”的角度,更要站在国家甚至是国际视野的高度,并宽思路、高起点比较东京、纽约、旧金山湾区发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使其既是大湾区的、全国的、又是世界的系列成果。
第二要系统谋划,努力打造精品年鉴。精品年鉴具有视野宽广、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堪存堪鉴等特点。要在结构上对现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的框架进行调整,聚焦大湾区改革发展,多设立专题,从专题入手,从宏观角度把控组稿。
第三是要加强协作,加强沟通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反映区域发展,在广州市地方志办牵头港澳及各市地方志工作机构开展编纂工作并承编的同时,广州要整合各方力量,从更宽层面、更广泛征求意见,编写年鉴部类,在此层面上省地方志办要多参与、多指导、多把关,争取把年鉴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阎武副市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及手册、概览编纂出版的重要意义,认为其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工具书,是宣传推介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窗口,要求珠海市编辑组保证《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及手册、概览珠海部分的供稿质量,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会议就如何切实贯彻落实陈华康主任对2018年年鉴组稿工作的三点指示精神,如何进一步打开思路、提升站位、凝练主题、严谨结构、确定专题等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会代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了宝贵意见。
在听取了省地方志办陈华康主任的讲话及20多位与会同志发言后,《粤港澳大湾区年鉴》承编单位广州市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黄小晶建议年鉴使用群体定位为政府决策层、实体企业和专家学者,从适用角度谋篇布局,并就如何开阔视野、创新思路、聚焦改革,重构《粤港澳大湾区年鉴》篇目框架,提出了“面、点、线”结合的创新构想。
在面上,选取一些重要专项,一是各地发展定位如广州定位: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深圳定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东莞定位:国际制造中心;二是各地规划计划摘要;三是各地(国家)政策创新摘要;四是各地重点改革;五是各地合作协议摘要;六是合作交流重要举措摘要;七是交通基建。八是各地重点项目;九是各地年度聚焦(各地10件左右其他大事、要事和特事)。其他专项在进一步征求意见中补充。
在点上,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一是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别介绍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自贸区;二是国家级开发区;三是省市级创新示范区;四是区域合作示范区。
在线上,主要反映特色产业: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金融业,商贸服务业等。
此外,设国际湾区建设比较,反映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发展经验。设专家学者大湾区改革创新论文摘要,摘要重要研究成果、前瞻观点。大事记,调整到附录前。附录中的数据资料,分两个类别,一是9+2综合性数字,集中度需更高一些,作为附录1。二是原各地的附表,放附录2。
香港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刘蜀永、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社长朱国斌、广东年鉴社社长莫秀吉,珠海、惠州地方志办主任郑安兴、张世开,广州、中山、江门、肇庆地方志办副主任胡巧利、吴冉彬、邝晓宁、叶可道等出席会议并发言,来自香港、深圳、佛山、江门、中山、东莞、惠州、肇庆等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的地方志办领导和编辑组成员、专家学者共5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先后由广州市地方志办黄小晶主任以及副主任胡巧利主持。
2日,广州市地方志办参会人员继续征集各市对2018年卷编纂篇目的意见,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大湾区各地2017年年鉴篇目,将形成篇目大纲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征求大湾区各地供稿机构意见,开展更广泛的征求意见,推进下一步的组稿工作。
(何文倩)
广东省政府参事等一行13人到广州市地方志新馆调研。1月3日,广东省政府参事、广州市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原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领导小组专职副组长苏泽群,省政府参事、省政协常委、省金融办原巡视员刘小辉,省政府参事室特聘参事、省委党校原巡视员、教授陈鸿宇,省政府参事、省农信社原党委副书记陈池,省政府参事、暨南大学教授雷钦礼,省政府参事、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战略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建琦,省政府参事、省政协常委、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刘纪显,省政府参事、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原所长郁方,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梁琦,省政府参事室特聘参事、省政协原副秘书长杜重年,省政府参事室特聘参事、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刘佳,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参事业务处副调研员俞晓惠,广州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书记邱泓创等一行13人前来广州市地方志新馆调研,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黄小晶,副主任胡巧利,市地方志办研究规划处处长杨宏伟,信息资料处副处长颜岳军、调研员周雅玲等陪同调研并参加交流。
在市地方志新馆智慧图书室展架上,有由苏泽群参事牵头编纂、花城出版社出版的4集内容丰富多彩,记述广州历史传说、先哲史实以及民俗掌故的《广州的故事》,其中第3集收入了99个民间故事,除了历史片断、地名掌故、先贤轶闻等岭南风、地方味十足的故事,还辑录了发生在当代的故事、老领导们讲述亲历的名人逸事以及改革开放之初的插曲,大家聆听了苏泽群市长牵头编写《广州的故事》的经历和趣闻后,纷纷驻足浏览品读。在粤港澳大湾区展区,曾担任珠三角规划纲要领导小组专职副组长的苏泽群参事及各位参事驻足在体现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的珠三角三大组团区域合作的区位图前,回顾珠三角、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程。此展区的书墙上展示着广州联合珠三角各市地方志办、泛珠三角9+2城市和省区自2009年开始编纂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年鉴》、手册、简本,以及2017年新创编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手册、概览,是珠三角及泛珠三角城市、省区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以及粤港澳大湾区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发展的成果汇聚。
在现代书屋,双方进行了交流座谈。黄小晶主任简要汇报了地方志馆以“志”“史”“年鉴”“地情书”的记述为内容载体、以多种展示方式向观众打开一册册不一样的书的展示思路。各个展区以6个故事屋展现代表性历史。苏泽群参事认为全局为史、地方为志,地方志馆需紧扣地方志特色,让观众了解到广州有哪些特色事物是在“志”中有记载的,哪些发展轨迹是在“志”中可以找寻的。能够写进志书的是地方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后人了解历史的重要参照。要提高志书编修的质量,进行开放式修志,让更多的人参与,比如尝试让更广泛的代表人群参与志书编纂的总篆以及审查验收工作,避免一人审定历史可能出现的偏差和失误。 (李容利)
市地方志办召开全市地方志系统2017年度工作总结大会。1月23日,市地方志办在市地方志新馆组织召开全市地方志系统2017年度工作总结大会。
会议印发了包括市区两级地方志工作总结及计划、市地方志办各处工作总结及计划、市地方志办干部职工工作清单的2017年广州市地方志工作情况。2015年以来,市地方志办已连续三年编印总结、计划、经验材料、工作清单汇编作为回顾工作、清晰目标、交流业务、提升能力的载体之一。2017年,广州市地方志新馆成为全国地方志系统地市一流的示范场馆,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成为“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工作通报表扬单位”,方志理论科研获“全国地方志科研工作通报表扬”。《广州年鉴》获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特等奖,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三等奖;《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年鉴》获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一等奖,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一等奖。《羊城今古》期刊,获广东省地方志系统优秀期刊一等奖。《越秀年鉴》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特等奖,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三等奖;《天河年鉴》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三等奖,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二等奖;《海珠年鉴》获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三等奖。
2017年,广州市部门志行业志特色志编纂有了新拓展,市地方志办同志深入市委办公厅等20多个承编单位开展专题培训、篇目研讨和志稿评议。全市完成初稿或完成审查验收7部志书,54部部门志行业志正在编写,11个单位的志书考虑申报中国志书精品工程,《广州对口帮扶援建与扶贫开发志》跨部门5个单位联合编纂。《广州市房地产志》完成篇目论证。
推进区志和名镇名街名村志编纂,《萝岗区志(2005-2015)》完成复审,《黄埔区志(2000-2015)》进入总纂。《北京街志》、《石牌村志》入选中国名镇志、名村志文化工程;从化《温泉镇志》申报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南沙区全区镇街志初稿即将完成。天河区完成24部村志出版,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完成行政村村志编纂出版的城区。黄埔区推动8部村志编修,其中5部村志出版。花都区有33个村启动村志编修,其中5部村志出版。
年鉴编纂注重服务大局便利社会。创刊首发《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系列。在省政府地方志办支持下,会同粤港澳大湾区各市和香港、澳门地方志工作机构,共同创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手册》,并由省政府地方志办主编,广州市地方志办承编,香港地方志办转换繁体字,在香港出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概览》(繁体字版)。编纂完成《广州年鉴》、英文版、简本、市情手册,为社会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便利化市情服务。
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实现两个转型,一是63个单位年报工作向开展部门志行业志编写转型升级,二是继续开展年报工作的单位年报报送形式转型升级为在线报送。
集中攻坚提前完成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全市11个区纳入普查的5448个自然村落文稿提前完成初审、复审和终审,形成1000多万字文稿、近2万幅图片的成果。《全粤村情·广州》计划分7卷17册出版。初步建成反映5448个自然村落的广州村情展示平台。开发利用各有风采,花都拍摄纪录片《寻找最美乡韵》,在区电视台播出。荔湾拍摄电视专题纪录片《爱与乡愁》。番禺编辑出版《番禺古村落》。从化开展《村越千年》50米长卷创作。增城开展“寻找地名故事、弘扬地名文化”主题活动。
市地方志新馆开馆并建成方志阵地网络,市地方志新馆向公众开放,同步建成全国首批6个高校地方志分馆。依托地方志新馆建成服务社会各界的省科普教育基地、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等10个地情教育基地。建成全国首个图书馆地方志分馆及全国首个24小时自助借阅的广州方志智慧图书室。
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向智能化迈进,在线修志系统完成一期建设,全市举办四期操作培训班,实现年报资料和年鉴文稿在线报送。在线修志系统二期项目开发的志书、年鉴、地情书、刊物在线编辑、总纂、审定流程通过初验进入试用阶段。
年度入载地方志十件大事活动影响范围从市级正局级单位扩大到部分省级单位、中央驻穗单位和区级单位及基层。举办了《广州大典》与岭南家书家训家风学术研讨会。第九次地方志工作会共授予先进单位 258个,先进个人434名。成功承办全国方志馆讲解员大赛。机关作风建设站位更高干部队伍效能建设加强,完善69项制度形成汇编,梳理印发《廉洁从政文件汇编》。全年较好地完成了组织、人事、党群、纪检、文秘、保密、档案、离退休干部管理以及财务、会务等工作。
会议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广州市地方志系统展现出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互助协作精神,市、区两级联合互动,市地方志办各处结对共建,推动志鉴、年报、地情书编纂、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和地方志新馆建设等各项工作有了新突破。各区地方志工作亮点频现,成绩突出,还有以下特色工作。《越秀年鉴》立足区情凸显特色,两轮征求意见、两审十校并合理安排动态条目比例;海珠开展“爱家乡、查村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征集各种《村规民约》;荔湾区志办出版《荔湾故事》第二部,举办詹天佑“从留美幼童到中国铁路之父”图片展、2017年中国铁道学会铁路科普日活动暨“跨越百年——京张铁路影像展”;天河区完善主要领导活动信息收集与整理,《天河1985——天河口述史》《图说天河》出版,完成《车陂涌河长日志》;白云区志办与专业航拍公司合作完成白云区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航拍工作,克服人手短缺困难,坚持完成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年鉴编纂工作;黄埔区志办编辑《广州开发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大事记》;花都区志办举办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成果展览;番禺区志办编写《番禺境域变迁》;南沙区志办推进南沙档案信息规划展览中心建设(五馆合一,含方志馆),做好自贸区建设声像资料留存和编研工作,举办“南沙自贸区”“南沙记忆”专题展览;从化区志办成立志愿服务总队,编辑《从化掌故》,组织开展《从化八景》《丹青从化》50米长卷创作和113千米流溪河50个节点拍摄。增城现有自然村落1569个,全市最多,以“六到位服务推动工作”,谋划建设增城区地方志馆。这些特色工作、难点工作均顺利推进,值得市、区地方志机构相互学习、借鉴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门志行业志编纂进度不平衡,理论研究亟需加强,服务大局、服务中心能力还需提升,地方志新馆运营与管理仍需完善,队伍能力建设仍需加强等。
会议要求,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地方志办工作要求,对接中指办十大工程,继续谋划调整好2018年工作计划,并明确新的一年将着力做好依法治志工作,着手开展《广东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细则》起草调研工作;着力打造系列精品志书、年鉴,按照中国志书、年鉴精品工程编纂规范、审查验收规定和出版要求,跟踪指导篇目设置、资料收集、志鉴稿编写审查及出版;继续推进方志文化走向世界、地方志理论研究;按照全省地方志工作部署,启动新一轮修志试点和组织管理、运作模式、续修方式、篇目框架等研究;不断拓展方志阵地和服务网络,与基层正风反腐教育、党建“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和工会干部职工技能提升等工作相结合,着力推动地方志工作继续向基层延伸,区地方志办继续挖掘区域特色,打造一区一品牌,加强区情网建设;市地方志办以支部为单位加强市情展示、教育、服务、文献、影音、编纂中心建设,充分利用10个教育基地1个分馆1个智能图书室,服务社会各界,继续丰富展区查询屏展览内容,走访推动6个地方志分馆、27个方志驿站建设,推动自然村落普查资源开发利用,通过出版、影像、展览、新媒体、数字化、建设村情馆或村史馆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普查成果;着力推进地方志智能化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在线修志(鉴)系统三期建设,继续推进建设与国家数字方志馆对接的(泛)珠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地情信息中心和广州市情信息资源综合管理中心,继续加强数字方志网络覆盖机关、社区、农村、学校工作,继续完善覆盖全市1580多所中小学校的广州市情“校校通 班班通 人人通”12个广州市情专内容;着力加大市民录音棚和口述历史数据中心服务市民群众力度;继续跟进与100多个单位的战略合作,着力打造广州市情专题活动和年度入载地方志十件大事评选两个品牌;着力推进地方史编纂工作,结合正在开展的“创业创新在广州”口述历史访谈工作,开展口述史编写工作,力争年底前编纂1本地方史出版物;组织编纂出版《广州改革开放40年·大事纪略》;着力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队伍能力建设,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实干的作风继续锐意进取,凝心聚力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进一步增强地方志工作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人民的能力,为建设实力广州、活力广州、魅力广州、幸福广州、美丽广州做出应有贡献。 (王娜)
珠海市副市长阎武来广州市地方志新馆参观调研。2月6日,为更好地推进珠海市地方志馆筹建工作,珠海市副市长阎武,珠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郑兴安、副调研员陈义一行4人专程前来广州市地方志新馆参观调研。市地方志办公室副巡视员叶文昕、年鉴工作处处长刘新峰等陪同参观并作交流。调研组一行先后参观了序厅、城、商、政、人、水、文展区,观看了360度4D环幕影院故事屋、船行广州景秀羊城故事屋、粤剧故事屋、现代书屋、粤港澳大湾区视窗等特色体验展区。
在市民录音棚前,了解到广州市地方志办开展了“创新创业在广州”等一系列口述访谈活动,收集了大量口述资料后,阎武副市长高度赞扬,提出珠海市也应开展此项工作。在《广州大典》展柜前,阎武副市长查询了《广州大典》目录,建议地方志部门从经、史、子、集、丛各部,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要求加强珠海文化典籍的保护和宣传。在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视窗展区,阎武副市长系统查看了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展示内容和视频,认真查看了珠海市的查询屏,珠海市志书和地情书以及珠海市的城市宣传片。
参观全过程,阎武副市长多次称赞广州市地方志新馆在地情书与展项内容和高科技、多媒体等展示形式之间实现有机融合,丰富详实的资料通过可视化、亲民化和科技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使地方志工作更加接地气,有人气,有活力。 (刘新峰)
《广州市科技创新志》编纂培训会召开。1月17日,由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办,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的《广州市科技创新志》编纂培训会在广州浙江大厦顺利召开。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科技创新志》编撰专家团队及项目组成员、各区科技主管部门代表、科技园区、协会、高校代表共约80人参与会议。会议就志书稿件的编纂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培训讲解;项目组代表及专家团队代表分别对工作进展、分工和具体篇章提纲、案例进行了讲解,并展开小组分组交流,深入讨论志书材料的供稿要求,收集反馈信息。 (广州市科创委、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
《广州市环境保护志(2001-2017)》编写人员学习培训班举办。12月28日-29日,《广州市环境保护志(2001-2017)》编写人员学习培训班在从化举行。培训班对试编的章节进行点评对《广州市环境保护志(2001-2017)》纲目设定及编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就下一步如何修编确定了方向。
《广州市环境保护志(2001-2017)》是广州第一批启动编纂的68种部门志、行业志之一。市环保局一直十分重视环保志的编修工作,2016年就成立了以杨柳局长为主任的广州市环境保护志编纂委员会,并组建了专门的编修队伍,目前,志书编纂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试编章节完成以后,后续章节将按市志办专家的要求进行编写,全书初稿预计达到四十万字,按照计划,2018年1月底将完成各章节的编写工作,2018年2月底统稿完毕形成初稿。 (市环保宣教中心)
市地方志办开展讲解岗位技能传帮带培训活动。1月23—25日,市地方志办、广州广电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市地方志新馆开展讲解岗位技能传帮带活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观摩学习。23日上午,办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首先参观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在参观过程中学习观摩规划馆讲解员高水平的讲解接待、礼貌礼节和仪表仪态以及规范化的指引手势,揣摩讲解过程中的语气、语速,观察讲解员与所接待的观众交流时的眼神和表情。第二个环节是现场演练。23日下午,市地方志办8名兼职讲解员、2名广州广电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讲解员选择自己熟悉的展区向办领导班子、全体干部职工、部分广州广电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讲解员和引导员进行现场讲解演练。第三个环节是互帮互学。在24日全天和25日上午时间段内,讲解员们进一步熟悉展厅主题思想,了解展区内容,收集阅读与内容相关的延伸资料,对资料进行筛选,再用自己的语言去组织、编写、拓展讲解词。各位讲解员之间用各自的讲稿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第四个环节是示范讲解。25日下午,市地方志办兼职讲解员和广电物业讲解员共同接待市政府系列培训中心公务员初任培训班70多人,再次检验讲解培训成果,并对讲解过程进行现场录音。通过此次活动,各位讲解员的讲解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贺坤)
市地方志办举行第28次广州市情专题活动——2018来穗人员冬令营亲子家庭来市地方新馆 年度入载地方志十件大事专题宣传。1月17日至月底,第28次广州市情专题广州年度入载地方志十件大事专题宣传活动在市地方志新馆举行。市地方志办、天河区来穗人员管理局、广仁来穗人员服务中心联手举办了8组来穗人员亲子家庭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揭牌、“雁临金穗、圆梦天河”2018年40组80人来穗人员亲子冬令营等专题活动。活动现场首次尝试举行别具一格的市民教育基地由来自五湖四海的老百姓来揭牌的仪式,8组来穗亲子家庭为市地方志新馆“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体现了市地方志新馆作为“科技+方志”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载体的亲民特色。揭牌仪式后,40组亲子家庭80人分为4个小队,聚集开展了取队名、选队长、站队形、喊口号活动。随后,参观年度入载地方志十件大事展览、体验“千年商都360°环幕影院”“一站到底名人知识问答”“互动踩巴通关问答”“船行广州故事屋”等特色展项,在声光电的盛宴中感受广州丰富的市情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了解了丰富的广州市情文化知识,体会到了开放、自由与包容的广州精神,感受到了广州的温暖,增强了对广州这个“第二故乡”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生活、成长在广州感到无比自豪。
这期间,原市地方志办局级领导杨桐、程慧、王林生、周克琨、叶章永、唐文雅、梁穗陵、陈铿,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原巡视员孙金龙等一行、市委政研室副主任柳宏秋等一行、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核组一行、市交通委员会市政设施收费处副处长罗红等一行、荔湾区地方志办一行,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董事总经理车持强等一行,香港廊桥(中国)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廊桥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海荣等一行,广州创投小镇黎名准董事长等一行,广州市农商银行陈耀、广发期货部门经理何方莲等一行,广州半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品牌总监黎宇浩、策划总监李子艺等一行,广州市新任公务员培训班学员、部分高校学生、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一学生、朝天路小学学生等300多人先后前来参观。 (梁斯豪、王娜、胡建平)
市地方志办荔湾区志办研究编纂《詹天佑志》。2月5日,荔湾区志办主任杨润明、副主任顾渊明、原主任胡文中一行向市地方志办汇报近期主要工作构想。一是编纂《詹天佑志》的工作。为贯彻落实广州市地方志系统2017年度工作总结大会提出的打造“一区一品牌”的要求,荔湾区志办根据胡巧利副主任提出的编纂《詹天佑志》的建议,进行了前期初步研究,认为编纂《詹天佑志》具有良好的基础,业务难度不大,但组织上有一定的难度,并提出了初步构想。二是举办詹天佑家风展览的工作。荔湾区志办已完成展览文本,希望能够与市合作,扩大宣传,更好地发挥詹天佑良好家风的教育意义。市地方志办胡巧利副主任指出,编纂《詹天佑志》意义重大而且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同时,作为一项大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一是要明确其定位,《詹天佑志》与一般的人物传不同,是由政府部门组织编纂的志书,必须具有权威性。二是要坚守志书体例。按“志“的要求来谋划篇目,体现全面性和系统性,《詹天佑志》应是关于詹天佑内容的集大成之作。三是要调动各方资源。编纂队伍应由多方面的人才组成,编委会、撰稿人、审稿人应多方面考虑,调动实际工作部门和专家力量。四是争取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荔湾区志办继续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及以往的合作平台,对已有文献及研究成果进行摸底,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方案,向区委、区政府报告,争取将其列为区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市区合作开展地情宣传应是今后地方志发展的方向。
(李玉平)
市委政策研究室柳宏秋副主任一行参观广州市地方志新馆。1月19日,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柳宏秋一行25人前来市地方志新馆参观。柳宏秋副主任一行参观了千年大事长廊、六大综合展区(城、商、政、人、水、文)、区情纵览、现代书屋、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视窗,体验了广州市情数模查询平台、360°环幕影院、资政专区、珠三角城市查询平台、粤语教室,观看了美丽乡村万花筒等特色互动展项。
在区情展区,柳宏秋副主任一行查阅广州市自然村落人文普查工作成果,认为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文化工程,市地方志办和区地方志办共同努力对全市5448个自然村落进行全面普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令人敬佩。在主政领导数字查询平台,大家讨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有关人物的问题,对于目前所采用的表现手法表示赞同。在观看了《千年商都》影片后,对于更好地控制影片节奏提出了建议。大家还详细了解了新馆运营管理以及对市民开放的时间安排等情况。 (王艺霖)
市政府办公厅会务处党支部及市教育局机关第三党支部参观市地方志新馆。1月23日,广州市政府办公厅会务处党支部及市教育局机关第三党支部前来市地方志新馆参观交流。大家参观了千年大事长廊、方志广州、城展区、区情纵览、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视窗、年度入载地方志十件大事宣传展,体验了广州市情数模查询平台、360度环幕影院故事屋广州千年商都视频、船行广州羊城八景视频、村情查询平台、珠三角城市群查询平台,观看了第19次、24次广州市情专题开放活动杨澜在地方志新馆拍摄《广州从千年商都到国际枢纽》视频、广州市地方志新馆开馆仪式等视频。大家纷纷表示,地方志新馆把如此丰富详实的资料通过可视化、亲民化和科技化的手段表现出来,既有趣又生动,是解读广州、认识广州的好地方。 (李容利)
老广览馆记。2月1日,广州警备区原副参谋长余干明、白云区政协原秘书长徐定穗、广州警备区干休所原所长王鸿俊、广晟集团亚洲大酒店总经理助理周卫平等一批曾在机关、部队、高校、企(事)业单位任职,在广州土生土长的退休“老广”们先后来到广州市地方志新馆参观,他们被图文并茂和利用声光电手段多维度展现市情的方志馆深深吸引。作为广州的建设者和亲历者,看到熟悉的画面和展项内容,“老广”们触景生情,久久驻足。在现场讲解员的的引导下,老广们先后参观了序厅、千年大事长廊、广州之最,观看了英雄广州故事屋、360度环幕影院、船行景秀羊城等特色展项。虽然是土生土长的“老广”,但这是他们生平第一次参观地方志新馆。新馆图文并茂、声光电相结合的先进表现手段让大家耳目一新,各展区所呈现的广州上下两千多年的历史底蕴以及承载的浓厚的广府文化让大家回味无穷,赞叹不已。“老广”们纷纷表示,广州市地方志新馆是全面、系统地认识广州、了解过广州,充分领略广州无限魅力的重要窗口,也是新时代广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谢建新)
荔湾区地方志办参观市地方志新馆。1月18日上午,荔湾区志办主任杨润明、副主任顾渊明率区志办在职和退休干部职工一行12人参观市地方志新馆,了解和学习新馆建设和运营经验。杨主任一行参观了方志中国、智慧图书室、广州千年大事长廊、六大主题展区(城、商、政、人、水、文),以及区情纵览、粤港澳大湾区及泛珠三角视窗等展区,先后体验了千年广州故事屋、360度环幕影院、英雄故事屋、船行羊城景秀、名人知识问答、互动踩吧等特色场景。
参观结束后,荔湾区志办一行与市地方志办接待人员在现代书屋进行了简短的交流。荔湾区志办认为市地方志新馆展览的设备先进,内容丰富,目不暇接,值得荔湾区志办学习。荔湾区志办有区方志馆、詹天佑纪念馆两大平台,表示要多借鉴市地方志馆的建设经验,加强推动两馆建设。 (李玉平)